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生职业素养》教案 第2课 诚实守信.pdf
文件大小:1.07 M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5.15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诚实守信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

(2)领悟诚实守信的价值

(3)熟记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素质目标:

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诚实守信的内涵、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德育引领案例“诚信经商,良心做人——汽车维修店的故事”(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请思考:为什么这名汽车维修店的店主会拒绝顾客提出的条件?为什么顾客希望与这家汽车维修店的店主

案例导入

长期合作?在汽车维修店的店主身上,你看到了哪些珍贵的品质?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

【教师】讲解诚实守信的内涵、领悟诚实守信的价值和培养诚实守信品质

模块一诚实守信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由“诚”和“信”组成。其中,“诚”是指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指讲

信用、守承诺。“诚”为“信”之基础,它侧重于“内诚于心”,体现了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信”侧重于

传授新知“外信于人”,体现为外在的人际关系。从“诚”和“信”的含义可以看出,诚信就是要守诺、践约、无欺,

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是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人们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不

自欺、不欺人;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诚信的意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诚信为德之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

展的背景下,强化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一)对个人的意义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是通过“社

会化”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的。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

和技能,还要学习社会交往的规则。遵循不说谎、说话算数等诚信规则,是每个人最早学到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职业活动中,诚信更是职业人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如果一个人对同事讲诚信,就容易得到同事的信任

和帮助,与同事建立起和谐可靠的共事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一个人对领导讲诚信,就容易得

到领导的青睐和重用,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一个人对客户讲诚信,就会赢得客户的依赖,从

而帮助组织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失信于人,就很难与同事和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与客户交往时失去诚信,就会给工作带来困难。例如,如果一个人和客户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却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或者约好了交货日期却无法按时交货。久而久之,客户就会对这个人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