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身安全(下)
课时4课时(18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抢劫、抢夺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2)熟悉交通安全常识
(3)掌握旅行安全危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教学目标(4)了解游泳注意事项和预防溺水措施
素质目标:
(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强化规则意识和生命至上意识
(2)旅行前准备好各类物品,做到未雨绸缪,杜绝侥幸心理
(3)不私自下水游泳,注重生命安全
教学重点: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预防与应对,乘坐交通工具安全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旅行安全危机的预
教学重难点防和应对,溺水的自救要领与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旅行安全危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溺水的自救要领与自救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引导案例“女大学生独自外出,惨遭抢劫”(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抢劫?什么是抢夺?两者有哪些区别呢?
案例导入
【学生】聆听、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抢劫、抢夺
【教师】讲解什么是抢劫、抢夺,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抢劫、抢夺的预防,抢劫、抢夺的应对
第一节抢劫、抢夺
一、什么是抢劫、抢夺
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抢夺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抢劫、抢夺多发生于校内外较偏僻的地方,受害者
传授新知多是单独行走或携带贵重财物的人员,作案人员一般是学校周边有劣迹的社会人员。
抢劫、抢夺比盗窃的危害性更大,而且很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严重威胁大学生的生
命安全,因此大学生必须积极防范。
【课堂提问】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如何防范飞车抢夺”视频(详见教材),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防范飞车抢夺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1
二、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
【课堂讨论】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抢劫、抢夺案件通常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1)作案时间集中。犯罪分子多在夜晚实施抢劫,此时行人稀少,作案后能快速逃离现场且难以被人看
到。
(2)作案地点隐蔽。犯罪分子一般选择在偏僻或地形复杂、光线较差的地点实施抢劫,这些地点易于藏
身,方便逃脱。
(3)作案对象明确。犯罪分子的作案对象多为穿着时尚、携带贵重物品、单独行走的大学生,或在行人
较少的地方约会的大学生情侣,以及在学校周边租房居住或兼职打工的、具有一定活动规律的大学生。此外,
很多大学生喜欢边走路边看手机,难以发觉有人跟踪或靠近自己,从而给犯罪分子实施抢夺提供了机会。
(4)作案人员多。从抢劫、抢夺的实际案例看,作案人员大多不止一个。犯罪分子往往结伙作案,团伙
内部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望风,有的负责抢劫、抢夺,有的负责销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