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4(826)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实践研究
晁利君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呈现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育人特点,并重视教
育教学的育人性、实践性和实际应用性。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蕴含政治性和综合性,以及系统性及创新性等
特征,思政课程的育人实践应在全面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一般育人规律基础上着重做好具
体规划、设计及开展,并在具体实践的软硬件配置、措施实行、策略落实上加以完善。本文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政
治课教学育人现状,结合自身相关经验,就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育人对策进行探究,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学育人;思想政治课;实践探究
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彻落实过程中,思课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建设保障,为青年人打好
想政治理论课是重要载体,事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为推动任务;思政课在引领高校学生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强化思想意义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及综合素养等方面起到
识,明确思政课是“立德树人”任务得以切实落实的关主要路径引导作用,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始终,逐渐促进
键课程,在教学中充分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活动,把准学生不断将自身思想基础、社会主义道德情感以及政
政治方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铸魂育人方治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升华为人生途中的处世信条、价
向。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值观念和使命担当,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
问题上,必须做到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国梦”而奋斗。
主义办学方向,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强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德育元素是开展教
化责任担当,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持续强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在讲解课程理论知识时,所传授
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打造一批高素质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与知识结构不能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
教师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初衷、价值引领等背道而驰,而应将具备中国特色的社
养一批又一批极具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等合理融入教学活动中,全面
一、研究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育人实践路径的突出爱社会主义,以及爱党和爱国教育,提升高校学生
[1]
价值意蕴良好意识形态的有效建设。从培养正确政治理念和
(一)贯彻立德树人任务的时代要求思想等育人角度着手,根据教育教学目标集合学生专
高校开展的思政课是促进党和国家相关教育方针业特点,巧妙且合理地在教学实际中融入时代精神实
及“立德树人”任务得以开展和实施的重要课程体系,质与内涵,培育高校学生不断形成知行合一的良好品
是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导向,格。思政课程极具理论性、抽象性和政治性,因此将思
因为其不管是理念、内容还是形式,都需紧随时代发展政课程与国家新时期的新型育人理念进行有机结合,
步伐不断更新和完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在实践是新时代下高校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新培养形式,围
发展中积极革新自身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强化思政绕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进一步革新高校思
政课育人模式,合理融入新时代高校育人内涵、价值及
思维形式,提高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政意识及水平,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