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间信号基本知识
(一)概述
1.闭塞的基本概念
所谓区间,是指两个车站之间(或线路所、或最小运行间隔)的轨道线路。相邻两站之间的区间称为站间区间,车站与线路所之间的区间叫做所间区间。区间的界限是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的中心线。
闭塞就是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运行的技术方法。它是铁路上防止列车对撞或追撞(追尾)的方式,是铁路上保障安全的一个较主要的方法。
2.闭塞的发展
早期的闭塞问题主要是防止列车对向相撞问题,随着铁路繁忙起来,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人们希望同一方向可以追踪列车。因此要保证列车的安全,不仅要防止对向相撞问题,还要防止列车追尾。
最初采用的闭塞制式是时间间隔法,即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的行车方法。当先行列车出发后,经一定的时间,才允许后续列车出发。由于先行列车可能在途中减速或因故停留在区间,有可能发生后续列车撞上前行列车的追尾事故。故此方法很不可靠。
1842年英国人库克提出了空间间隔法。空间间隔法是控制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行车方法。一般以相邻两车站之间作为一个区间,或将区间的铁路线路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区间(称为“闭塞分区”),一个区间或一个闭塞分区同时至允许一列列车运行。因为它能较好的保证行车安全而被广泛采用,逐步形成铁路区间闭塞制度。
行车闭塞制式大致经历了:电报或电话闭塞---路签或路牌闭塞---半自动闭塞---固定分区自动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的发展过程。
3.闭塞的分类
1)从人工介入程度可以分为:
①人工闭塞:包括电报或电话闭塞、路签或路牌闭塞。它采用电气路签(牌)闭塞作为占用区间的凭证,相邻两站都设有电气路签(牌)机,非经两站同意,并办理一定手续,不能从中取出路签(牌);在取出一个路签(牌)后,不能取出二个。这就保证了同时只有一列列车在区间内运行。因为这种方法在交接凭证和检查区间状态都有要依靠人来完成,所以叫做人工闭塞,这
种闭塞方法在我国已经很少采用。
②半自动闭塞:是以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显示的进行信号作为列车占用区的凭证,发车站的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必须经两站同意,办理闭塞手续后才能放开放,列车进入区间后自动关闭,在没有检测区间中否留有车辆的设备时,还须由接车站值班员确认列车的完全到达,办理解除闭塞手续;而且在列车未到达接车站以前,向该区间发车用的所有信号都不得开放,这就保证了两站间的区间内同时只有一列列车运行。这种方法既要人的操纵,又需依列车自动动作,所以叫半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是现在中国单线铁路区间闭塞的主要形式。
③自动闭塞:是在列车运行中自动完成闭塞作用的,它将整个区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装设通过信号机,列车运行借助车轮与轨道电路接触发生作用,自动控制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这种方式不需要办理闭塞手续,又可开行追踪列车,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提高了运输效率。自动闭塞比其他各种闭塞方式都要优越,是一种先进的闭塞方式。这种方法因为不需要人的操纵,所以叫做自动闭塞。
2)从闭塞空间间隔分为:
①站间闭塞:是两站间只能运行一列车,其空间间隔为一个站间。包括:电话闭塞、路签或路牌闭塞、半自动闭塞和自动站间闭塞。
②分区闭塞:利用通过信号机把区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经列车和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联系起来,是信号机的显示随着列车运行位置而自动变换的一种闭塞方式。
(二)半自动闭塞
图2-1单线继电器半自动闭塞示意图1.半自动闭塞的概念
半自动闭塞是用人工来办理闭塞机开放出站信号机,而由出发列车自动关闭出站信号机并实现区间闭塞的一种闭塞方式。半自动闭塞的主要类型有电机半自动闭塞和继电半自动闭塞两种。继电半自动闭塞是以继电电路的逻辑关系来完成两站间闭塞作用的闭塞方式。本书以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为例进行讲解。
如图2-1是单线继电器半自动闭塞示意图。在相邻两站各设一台半自动闭塞机(BB),并经过两站间电缆连接起来。闭塞机可完成以下作用:
①甲站要向乙站发车,必须是区间空闲并得到乙站同意后,才能开放出站信号。
②列车自甲站出发后,出站信号机关闭,区间闭塞,双方站都不能再向区间发车。
③列车到达乙站,值班员确认列车整列到达,用复原按钮办理到达复原后,区间才能复原。
2.64D型半自动闭塞设备组成
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是由闭塞机、轨道电路、操作与表示设备以及闭塞电源、闭塞外线等部分组成。此外,在控制电路中还包括了车站的进、出站信号机的控制条件,它们之间以电线相连,借以实现彼此间的电气联系。为了实现闭塞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控制,在相邻两车站上属于同一区间的两台闭塞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