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2语言综合运用
一、核心考点
1.语言表达与运用:
(1)句子仿写、扩写、缩写,注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与逻辑连贯。
(2)句子排序、句式转换(主动/被动、肯定/否定)及标点规范使用。
2.综合实践任务:
(1)活动设计(如主题班会、读书周方案)、标语/广告词创作、新闻标题拟写。
(2)口语交际(访谈、演讲、辩论),强调情境化表达与跨学科知识整合。
3.图文转换与信息提取:
(1)图表分析、漫画解读,需结合数据趋势与社会现象提炼核心观点。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整合多形式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二、命题趋势
1.情境化与生活化:以校园活动、社会热点(如环保、科技)为载体,考查真实场景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2.综合化与跨学科:融合文学、历史、艺术等多领域知识,如结合书法、地方文化设计任务。
3.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对联、名著阅读等题型强化传统文化理解,同时鼓励创意表达(如为经典人物
设计雕像)。
4.能力分层递进:从基础辨识(字音字形)到高阶分析(材料评价、哲理阐释),注重思维深度与批判
性能力。
三、2025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分类突破:
(1)建立错题本,梳理高频易错点,每日针对性练习。
(2)强化仿写、扩写训练,注重句式结构与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情境模拟,提升实战:
(1)多参与活动策划、新闻采编等实践任务,积累生活素材。
(2)限时完成图文转换、信息概括类题目,提高信息提取效率。
3.关注热点,拓宽视野:
1/15
(1)结合时政(如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与传统文化(如诗词、民俗),增强文化敏感度。
(2)通过名著阅读、时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与价值观导向表达。
4.规范答题,精准得分:
(1)审清题意,明确任务要求(如字数、格式、修辞手法)。
(2)语言简洁流畅,避免冗余,突出逻辑层次(如总分结构、因果分析)。
(建议用时:40分钟)
(2024·江苏无锡·模拟预测)科创中学九(5)班开展“认识四季”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认识节气】小语创制了一张词义溯源和节气寓意表,请帮他完成①②处。
节气字源字义寓意
立春
,造字本义是表示一个人站在地上,后引申出“开端、
寓示春天的开始
创立”的意思
分,造字本义是由一把“刀”将相背的两个方向平均分秋分①
开
至,造字本义是鸟从高处飞落到地面,后引申出②寓示着北半球白天最短、冬至
夜间最长的一天
的意思(备选词义A:到达,B极、最)
(2)【板报展示】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四季·人生”,请从下列三个自然景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一句切
合主题的解说词。
A.烟霞一云雾缭绕,云霞满天B.霖雨一连绵不断的雨C.霁月一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示例:霜降一初霜降落
解说词:初霜轻降,冷静、沉稳,就像经历风雨后的人生,更显成熟与收获。
我选择:
解说词:
(3)【站点命名】为深入了解四季,班级准备成立小小气象观察站。请你给站点命名,并说明理由。
2/15
【答案】(1)①寓示这一天昼夜长度平分B
(2)示例一:烟霞: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就像未知的人生,永远充满可能,永远追求美好。
示例二:霖雨:雨润万物,福泽绵延,它就像贴心的好友,乐于助人,博爱宽厚。
示例三:霁月:风雨过后,月光更显明亮,它像一位智者,指引人生的方向。
(3)示例一:风云岗,“风云”二字,象征着气象变化,“岗”站点的意思,寓意观察风云变化,了解气象情况。
示例二:云水间,结合“云”和“水”两个气象元素,寓意观察云水变化,预报温度、湿度变化,帮助人们了解
气象状况。
【详解】(1)本题考查字义和节气。
①根据“造字本义是由一把‘刀’将相背的两个方向平均分开”可知,“分”的本义是平均分开。故秋分的寓意是
这一天昼夜长度平分。
②根据“寓示着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中的“最短”“最长”可知,后引申出“极、最”的意思。故选
B。
(2)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言之成理即可。全句的格式是“……,就像……”,
前半句是自然景象的特点,后半句是给人以人生方面的启示。
示例:霁月,光风霁月,风雨之后的明月,就像终于走出困境的旅者,给人以无边的快乐。
(3)本题考查拟句。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日月台。“日月”代表着星辰,
寓意通过观察星辰的变化与运行来了解气象变化情况。
(2025·江苏盐城·模拟预测)5.18是国际博物馆日,盐城各大博物馆特色展览和主题活动相继拉开序幕,让
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感受美好生活。
(1)你与小海说起盐城市博物馆新开设了“今时明月照梦华——宋人的生活雅趣”“琉光溢彩——西洋玻璃器”
两大展览。你的好朋友小海打算去看“今时明月照梦华——宋人的生活雅趣”展,下面是你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