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象征性游戏C.规则游戏D.机能性游戏
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3.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
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
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5.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
6.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语词记忆
7.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8.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9.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0.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
A.个性的发展B.情感的发展C.社会认知的发展D.感觉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A.目的性增强B.持续性延长
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
2.下列属于幼儿情绪情感特点的是()
A.易冲动性B.不稳定性
C.外露性D.内隐性
3.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包括()
A.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B.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C.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D.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4.幼儿亲社会行为包括()
A.分享B.合作C.安慰D.捐赠
5.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有()
A.幼儿自身的特征B.家庭教养方式
C.教师的影响D.社会文化
6.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有()
A.无意记忆占优势B.形象记忆为主
C.机械记忆用得多D.记得快忘得也快
7.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有()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D.想象具有创造性
8.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包括()
A.前语言阶段B.单词句阶段
C.双词句阶段D.完整句阶段
9.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有()
A.幼儿更多依靠身体攻击B.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情境性
C.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D.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0.幼儿游戏的特点有()
A.自主性B.愉悦性C.虚构性D.具体实践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幼儿初期,儿童的思维还带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离不开动作。()
2.幼儿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没有本质区别。()
3.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4.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和外露性的特点。()
5.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缺乏客观性。()
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
7.幼儿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8.幼儿语言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9.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是恶意的。()
10.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答:幼儿观察力目的性增强,能按要求观察;持续性延长,集中观察时间增长;细致性增加,能发现更多细节;概括性提高,能找出事物间联系。
2.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从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再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直观行动思维依赖动作;具体形象思维凭借表象;抽象逻辑思维依靠概念、判断、推理。
3.简述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
答:幼儿自身特征如性格、能力等;家庭教养方式,民主、专制等不同方式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