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专题九 自然灾害应对.pdf
文件大小:1.23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2万字
文档摘要

课题自然灾害应对

课时4课时(18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台风、雷电、高温、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方法

(2)熟悉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其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增强气象灾害防患意识,助力防灾减灾,筑牢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2)增强地质灾害防患意识,坚决摒弃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引导案例“大学生校内打电话遭雷击身亡”(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案例导入

【学生】聆听、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气象灾害应对

【教师】讲解台风灾害、雷电灾害、高温灾害、洪涝灾害和冰雹灾害的应对

第一节气象灾害应对

气象灾害是指因天气或气候异常而引起的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

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气象灾害是最为频繁且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或气候频繁出现,气象灾害造

成的影响和损失不断加重。大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气象灾害应对方法,确保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台风灾害

传授新知【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什么是台风?台风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台风是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或12级以上(风力共

有18级,最小为0级,最大为17级),同时有暴雨。

台风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般发生于夏秋季节,最早发生于5月初,最迟发生于11月,以7~9月最为频

繁;②风向不定,中心登陆地点预报难度大;③破坏性较强;④常伴有暴雨和大规模海浪。

【小提示】

1

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的,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一)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台风来临前,大学生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1)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和相关新闻,或上网查询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行动对策。

(2)关紧门窗,检查门窗玻璃是否松动或有裂缝,如松动或有裂缝,可用胶带等加固。

(3)将窗台上的花盆和杂物移入室内,以防掉落伤人。

(4)准备好手电筒、充电宝等,以备停电时使用。

(5)储备一些食物和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