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3
第2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毛泽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鉴赏文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
学习运用事理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学习文章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
难点:鉴赏文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
【学习过程】
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文学常识
毛泽东:字________,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创作背景:1963年5月2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上制定的一个党内文件。这个文件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要求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打退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猖狂进攻。《前十条》下达后,各地根据这个文件精神,重新训练干部,进行试点,为即将开展的农村“四清”和城市“五反”运动作了准备。
检查字词
请给下面画横线的汉字注音。
飞跃()????剥削()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②_________________: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
③_________________: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④_________________: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行文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1)润之
2.
(1)飞跃(yuè)????剥削(bōxuē)
(2)①滔滔不绝: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②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
③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④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四、整体感知
1.先提出论点,人的争取思想来源于实践;然后分析问题,人的思想形成的过程;最后,联系实际,指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意义。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具体内容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