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共20题)
1.机关、单位在工作中产生的所有文件资料都属于国家秘密,需严格保密。
2.为提高工作效率,可将涉密文件扫描后通过单位内部即时通讯软件发送给同事。
3.只要不主动传播,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临时存储少量涉密信息不会造成泄密风险。
4.参加涉外活动时,为展示工作成果,可以适当透露一些未公开的工作信息。
5.单位组织的参观活动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区域,在未得到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参观者可以拍照留念。
6.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一旦确定,就不能进行变更。
7.单位新采购的办公设备,在未进行保密检查前,可以直接用于处理涉密信息。
8.涉密人员在脱密期结束后,就无需再遵守任何保密规定。
9.机关、单位可以将涉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外包给无保密资质的普通公司。
10.销毁涉密载体时,只要确保载体被完全损坏,不需要记录销毁过程和相关信息。
11.在公共场合讨论工作时,只要不提及具体单位名称,就可以随意谈论涉及工作秘密的内容。
12.为方便工作,涉密人员可以将涉密文件带回家中处理。
1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可以根据个人关系适当扩大。
14.单位内部的非涉密网络不会存在泄露国家秘密的风险,无需进行保密管理。
15.发现他人有泄密行为时,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可以不用向相关部门报告。
16.涉密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可以将会议材料随意带走。
17.单位的保密工作只需由保密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无需参与。
18.对国家秘密进行解密,只需单位领导口头批准即可。
19.可以使用私人手机拍摄涉密文件,然后通过加密软件发送给同事。
20.单位组织的保密培训,涉密人员必须参加,非涉密人员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
二、单选题(共20题)
1.某单位收到一份绝密级文件,应当在()内作出处理。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
2.涉密计算机中的涉密电子文档,都应当标明()。
A.密级和保密期限B.文件编号C.制作人员姓名D.文件生成时间
3.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
A.在互联网上发布国家秘密信息B.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C.将涉密文件复印后送给无关人员D.将涉密存储设备借给他人使用
4.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应当经()批准。
A.所在单位B.上级主管部门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公安机关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三级。
A.绝密、机密、一般B.绝密、重要、秘密C.绝密、机密、秘密D.核心、重要、一般
6.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当经()测评和审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A.本单位保密部门B.上级主管部门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测评机构D.公安机关
7.处理涉密信息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报废时应当()。
A.直接出售B.赠送给其他单位C.交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销毁D.自行拆解处理
8.某机关工作人员将一份机密级文件通过微信发送给朋友,导致文件泄露,该工作人员应承担()。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D.以上都有可能
9.涉密会议场所应当选用()的场所,并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A.内部B.外部C.安全D.符合保密要求
10.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在()及时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产生后B.上报前C.公开前D.归档前
11.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在脱密期内不得在()工作。
A.外资企业B.国有企业C.党政机关D.与原工作业务相关的企业或单位
12.以下哪种存储设备不适合存储涉密信息?()
A.加密的移动硬盘B.单位配发的涉密U盘C.个人购买的普通U盘D.专用的涉密硬盘
13.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在()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A.12B.24C.36D.48
1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机密级不超过()年。
A.10B.20C.30D.40
15.涉密计算机的口令设置应当符合()要求。
A.简单易记B.长度不少于8位C.定期更换D.以上都是
16.机关、单位对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确定涉密等级。
A.工作年限B.职务级别C.涉密程度D.学历水平
1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
A.安装B.修改C.使用D.查看
18.涉密载体的传递,应当通过()进行。
A.普通快递B.专人传递C.机要交通、机要通信D.以上都可以
19.机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