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明市融媒体中心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告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一般来说,法案在正式公布成为法律之前,不必要经过的立法环节是()。
A.提出法案
B.审议法案
C.评估法案
D.表决法案
【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立法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法案和公布法律。提出法案是立法程序的起始阶段,由特定主体向立法机关提出制定、修改或废止某项法律的提案;审议法案是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案进行审查和讨论的活动;表决法案是立法机关对法案表示最终的态度,即是否同意该法案成为法律;而公布法律则是立法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法案经表决通过后,须由特定机关以法定方式予以公布。评估法案并非立法的必经基本环节,它更多是在立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性活动,用于了解法案的可行性、影响等,但不影响法案按照标准立法程序推进和成为法律。所以法案在正式公布成为法律之前,不必要经过的立法环节是评估法案。
2、以下措施中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
A.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B.降低再贴现率
C.从公开市场卖出有价债券
D.通过买卖价差来牟利
【答案】:C
【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减少货币供应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会增加货币量,而从公开市场卖出有价债券可回笼资金减少货币供应,买卖价差牟利并非货币政策措施,所以该项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
3、在我国,每年()前后,太阳直射点距离我们最远,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物体影子最长。
A.2024/03/21
B.2024/06/21
C.2024/09/23
D.2024/12/22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来判断每年太阳直射点距离我国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我国位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太阳直射点距离北半球最远。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物体的影子最长。2024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距离我国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小,影子最长。所以本题应选对应2024年12月22日这一日期的选项。
4、有人认为“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但我们知道,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因为尽管其货物贸易亏本,但其技术和服务贸易却赚得非常多)。由此可以推出()。
A.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B.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
C.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D.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答案】:C
【解析】题中的推论通过列举美国的例子,证明命题“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贸易逆差”为假。根据模态命题(即包含必然、可能、不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的矛盾关系,可以推出“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贸易逆差”,所以可得出相应结论。
5、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升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A.智能化
B.法制化
C.多级化
D.体制化
【答案】:A
【解析】《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要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智慧税务强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税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税收征管的智能化。智能化能够体现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精准分析纳税人的行为和需求,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而法制化侧重于制度层面的规范和保障;多级化并非税收征管改革在该阶段重点强调的特征;体制化表述也不符合此处对税收征管改革成效的核心描述。所以此处强调的应是智能化。
6、()依法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A.财务部门、审计部门
B.民政部门、审计部门
C.民政部门、财务部门
D.工商部门、民政部门
【答案】:A
【解析】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监督方面各有职责。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的管理与核算,能够从资金收支情况、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资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