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模拟考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郁证的治疗原则
A、理气止痛
B、补虚泻实
C、调和气血
D、扶正补虚
E、疏通气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郁证的治疗原则是疏通气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相应的调理。理气止痛只是郁证治疗中的部分对症处理,不是根本原则;调和气血也是基于疏通气机后的进一步治法;补虚泻实表述不准确,郁证虽有虚实之分,但重点是疏通气机;扶正补虚同样不是郁证的首要治疗原则。
2.六郁不包括哪项
A、痰郁
B、热郁
C、血郁
D、气郁
E、火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六郁包括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不包括热郁。
3.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后伸幅度
A、15°~20°
B、35°~45°
C、10°~30°
D、45°~60°
E、25°~30°
正确答案:B
4.有关推拿对脾胃功能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
A、胃以通降为顺
B、脾的输布作用称为“升”
C、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作用主要为加强胃腑功能
D、擦背部的脾胃区域不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
E、摩腹可促进胃的通降功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擦背部的脾胃区域可促进全身气血运行,D选项论述错误。推拿对脾胃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胃以通降为顺,脾主升清,推拿可加强脾胃功能,摩腹能促进胃的通降功能。
5.下列哪项可诊断踝关节腓侧韧带断裂伤
A、踝部肿胀
B、活动受限
C、局部压痛
D、踝部疼痛
E、踝部强力内翻位摄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诊断踝关节腓侧韧带断裂伤通常需要进行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踝部强力内翻位摄片可帮助判断腓侧韧带是否存在断裂等损伤情况,而单纯的踝部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受限都不是诊断韧带断裂的特异性表现。
6.推拿流传至海外始于
A、隋
B、元
C、宋
D、唐
E、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推拿流传至海外始于唐。唐代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推拿这一传统疗法也随着对外交往传播到了海外。推拿在唐代通过多种途径,如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使团等,逐渐被传播出去,为海外对推拿的认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7.脊髓型颈椎病
A、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
B、发病率最高
C、不适合推拿治疗
D、以头晕为主要表现
E、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而出现相应脊髓损害的疾病,不适合推拿治疗。发病率最高的颈椎病类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的是食管型颈椎病。
8.有调节总任全身阴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阴维脉
B、任脉
C、督脉
D、冲脉
E、阳维脉
正确答案:D
9.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8寸
B、9寸
C、5寸
D、13寸
E、12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8寸,题目要求选择大于8寸的选项,所以答案是A。
10.首先提出治未病理念的是
A、《黄帝内经》
B、《类经》
C、《伤寒杂病论》
D、《五十二病方》
E、《难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等方面。
11.前斜角肌的起点是颈椎的第()椎体横突的前结节
A、2--4
B、2--5
C、3--5
D、1--3
E、3--6
正确答案:E
12.用较弱的按法、揉法刺激内关可治疗
A、调理脾胃
B、心动过速
C、胃出血
D、胆绞痛
E、心动缓慢
正确答案:B
13.天枢穴的位置
A、脐下3寸
B、脐上1寸
C、脐旁2寸
D、脐旁4寸
E、脐上2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所以答案选C。
14.中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消谷善饥
B、烦渴多饮
C、形体消瘦
D、视物模糊
E、尿频尿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消以多食易饥,形体消瘦为主症,故主要临床表现是消谷善饥。烦渴多饮是上消的表现;形体消瘦虽可见于中消,但不是其最主要特征;尿频尿多常见于下消;视物模糊一般与消渴病的并发症相关,不是中消的典型表现。
15.搭肩试验阳性,提示
A、肩关节骨折
B、肩关节脱位
C、肩峰下滑囊炎.
D、肩关节周围炎
E、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搭肩试验又称杜加(Dugas)征,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当肩关节脱位时,患侧手搭在对侧肩部,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贴近胸壁时,手不能搭在对侧肩部。而其他选项如肩关节骨折、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一般不会出现搭肩试验阳性。
16.密尔试验阳性,提示
A、肱骨外上髁炎
B、腕管综合征
C、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D、前臂屈肌损伤
E、尺神经损伤
正确答案:A
17.感冒的治疗原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