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麻醉科颈部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pdf
文件大小:631.4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万字
文档摘要

麻醉科颈部手术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颈部手术主要包括颈部肿瘤、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颈部淋巴结疾病、先天性畸形、颈椎

疾病、血管性疾病以及外伤等的手术。虽然颈部手术的范围不太广泛,但因毗邻气管、颈部大血

管和神经,部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还伴有内分泌的变化,使手术和麻醉处理难度并不亚于胸、

腹部疾病,并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围麻醉期应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手术的特殊性,进行

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案,施以精确的麻醉处理,才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

满足相应手术的要求。

颈部硬膜外麻醉虽然可以满足部分颈部手术的需要,但由于其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以及潜在的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临床已很少采用。针刺镇痛由于仅在部分患者有效,而对多数

患者仍存在镇痛不全或甚至无效的问题,现今也只在极少数医疗单位有限地使用。就目前而言,

颈丛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仍是颈部手术所使用的主要麻醉方法,本章将重点加以描述。

第一节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由颈T(C-4)组成,除Cl主要是运动神经外,其余3对颈神经均为感觉神经。每一脊

神经出椎间孔后从后方横过椎动脉及椎静脉,在各自的横突间连结成束至横突尖端,特别是在第

4颈椎横突处更为集中。颈神经在离开横突后分为颈浅丛和颈深丛,颈浅丛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

点穿出深筋膜并向上方和下方分布于颌下和锁骨以上的整个颈部、枕部区域的皮肤和浅层组织;

而颈深丛分布于颈前和颈侧的深部组织。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颈部浅表手术。

L颈部肿瘤。

2.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

3.颈部淋巴结疾病。

4.甲状舌骨囊肿。

5.先天性畸形。

6.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术。

7.颈部血管手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8.颈部外伤手术。

9.气管切开术。

【禁忌证】

L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特别是病情控制不佳者。

10颈部巨大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

11颈椎病伴呼吸功能不全者。

12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者。

13穿刺部位感染者。

14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

15小儿由于自控能力差,也不宜使用颈神经丛阻滞。

【术前准备】

与全身麻醉比较,颈神经丛阻滞的实施与管理相对简单,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故麻

醉前仍须进行相应的准备。

L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术前评估,以了解器官与系统的功能状态。

2.了解病变与气管的位置关系,重点了解是否有气管压迫、对呼吸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的

程度。

3.了解病变与颈部血管的关系,评估术中出血的风险程度。

4.与患者沟通,交代此种麻醉方法的特点以及需要其配合之处。

5.常规进行麻醉前“知情同意书”签字,详细交代颈神经丛阻滞麻醉可能发生的并发

症。

6.术前常规禁食、禁水。

7.麻醉前用药通常包括安定镇静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等,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视

情况使用。目前很多医院已不再将麻醉前用药列为常规,而改为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建立各

项监测的基础上使用上述药物,对于患者的安全显然更为有利。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麻醉前

用药,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8.做好术中改行全身麻醉的药品、物品和麻醉设备的准备。

9.呼吸抑制是颈丛神经阻滞较常发生的并发症,麻醉前应备好辅助通气和人工通气的物

品,常规备用麻醉机、加压通气面罩、喉罩、气管插管用具等抢救用品。

【操作方法】

常规连接麻醉监测,包括无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监测等;开放外周静脉

通道。

L确定穿刺点患者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穿刺侧朝上;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麻

醉医师站在穿刺侧或头前。嘱患者做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确定其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

向外旁开”m为颈4穿刺点和颈浅丛进针点;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尖下方1.5Cm定为颈2穿刺

点;颈2与颈4连线中点即为颈3穿刺点。分别于上述定点处做好标记,用手按压时,患者会有

酸胀感。

2.颈浅丛阻滞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麻醉者以左手示指或拇指、示指固定皮肤,右手

持22G针头于已确定的进针点以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