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三严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
1.分泌降钙素的细胞是:
A、小肠上部K细胞
B、甲状旁腺细胞
C、甲状腺C细胞
D、胰岛B细胞
E、胰岛A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降钙素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小肠上部K细胞分泌胃泌素;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男性,20岁,枕部外伤2小时来院就诊。X线平片示枕骨骨折,行CT检查时突然呼吸停止,昏迷,双瞳等大。此时病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休克
B、原发性脑干损伤
C、小脑幕切迹疝
D、脑挫伤
E、枕骨大孔疝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枕骨骨折易导致枕骨大孔疝,该患者枕部外伤后突然呼吸停止、昏迷、双瞳等大,符合枕骨大孔疝的表现。原发性脑干损
伤多有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的昏迷等表现,题干未提示相关典型特征;小脑幕切迹疝多有瞳孔不等大等表现;脑挫伤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等,但题干未明确提示;休克一般不会突然出现呼吸停止等情况。
所以最可能是枕骨大孔疝。
3.女,60岁,心肌梗死2个月后,仍心悸、气短、咳嗽、腹胀、尿少。检查:心界向左扩大,心尖部搏动弥散,心音低钝,心尖区收缩期杂音3/6级。心电图示原心梗部位ST段仍抬高0.3mv左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扩大,左室心尖部园顿变薄,收缩期向外膨出。临床诊断为
A、陈旧性心肌梗死
B、急性心肌梗死
C、左心衰竭
D、室壁瘤
E、右心衰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室壁瘤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梗死区域心肌变薄、向外膨出,心电图上梗死部位ST段持续抬高,该患者符合室壁瘤的表现。陈旧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有心肌梗死病史,
心电图有相应改变但无ST段持续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有典型胸痛等症状及心电图动态演变,该患者已2个月,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主要以肺淤血表现为主,该患者还有腹胀等体循环淤血表现,故单纯左心衰竭不准确;右心衰竭主要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该患者虽有部分体循环淤血表现,但结合心尖部改变等更符合室壁瘤;
患者既有左心相关表现又有右心相关表现,单纯右心衰竭不全面。所以综合判断为室壁瘤。
4.胰腺疾病与胆道疾病相关的解剖学基础是:
A、均受肝内胆汁分泌的影响
B、胰腺炎胰腺肿大时可压迫胆总管
C、胆道与胰腺为相邻器官
D、胆总管与胰管有共同通道及出口
E、胆总管结石压迫胰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当Oddi括约肌痉挛或结石嵌顿于壶腹部时,可导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这是胰腺疾病与胆道疾病相关的解剖学基础。选项A肝内胆汁分泌对二者关系阐述不准确;选项B胰腺炎时压迫胆总管不是二者相关的基础解剖关系;选项C相邻不是最关键的相关解剖学联系;选项E胆总管结石压迫胰管不是主要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5.下列关于高血压所致靶器官并发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压急剧升高可形成脑部小动脉的微动脉瘤
B、长期持久性高血压可致进行性肾硬化
C、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在血压降低后可逆转
D、严重高血压可并发主动脉夹层
E、高血压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之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
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血压降低后症状可逆转。长期高血压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高血压可使主动脉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并发主动脉夹层。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引起脑部小动脉痉挛,一般不会形成微动脉瘤,微动脉瘤形成主要与脑血管畸形等有关。
6.吗啡镇痛作用机制是
A、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B、阻断大脑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
C、激动大脑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
D、激动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E、阻断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吗啡镇痛作用机制是激动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是内源性阿片肽的重要作用部位,吗啡与该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产生镇痛效果,如抑制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等。
7.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依据不包括:
A、胎心音不规律,100次/分
B、胎动频繁
C、羊膜镜检羊水深绿色
D、胎儿头皮血Ph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8.急性骨髓炎,骨膜下穿刺抽出脓液后。采取主要措施是:
A、局部石膏托固定
B、联合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
C、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
D、骨皮质开窗引流
E、降温补液,少量多次输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