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模拟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不符合免疫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的临床特点
A、贫血
B、脾肿大
C、黄疸
D、完全性抗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免疫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主要是不完全抗体,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为不完全抗体,而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冷凝集素为完全抗体,所以不符合免疫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临床特点的是完全性抗体。
2.符合毛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A、多见于女性
B、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
C、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D、毛细胞非特异性酶酶阳性,可被NaF抑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毛细胞白血病多见于男性,A错误;白血病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B正确;常有脾脏肿大,而非全身性淋巴结肿大,C错误;毛细胞非特异性酯酶阳性,不被NaF抑制,D错误。
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说明
A、数目
B、HCT
C、Hb含量
D、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的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用于评估红细胞体积的离散程度。
4.传染单核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常大于
A、20%
B、10%
C、30%
D、40%
正确答案:B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确诊依据是
A、血象变化
B、检出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C、髓象及骨髓活检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
正确答案:B
6.患儿,4岁,贫血外貌,红细胞3.5×10↑/L,血红蛋白75g/L,骨髓增生活跃,血清铁6μmol/L,属何种贫血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性低血素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儿血清铁降低,考虑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血清铁一般正常;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该患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铁降低,符合小细胞低血素贫血特点。
7.核圆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浆嗜多色性,红蓝相向,符合哪种细胞特点
A、早幼红
B、晚幼红
C、原红
D、中幼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幼红细胞的特点是核圆或椭圆形,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浆嗜多色性,红蓝相向。原红细胞核仁较大,早幼红细胞核仁开始消失,染色质开始聚集,晚幼红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致密。
8.PAS染色阳性,唾液水解后再次染色仍为阳性,该阳性物质应除外下列哪项
A、糖原
B、粘多糖
C、糖脂
D、粘蛋白
正确答案:A
9.骨髓组织由以下哪项组成
A、网状组织,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B、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C、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基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D、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血细胞
正确答案:B
10.正常骨髓中原始红细胞占红系多少
A、1%
B、3
C、4%
D、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骨髓中原始红细胞占红系细胞的比例应小于1%。
11.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
B、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
C、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
D、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
正确答案:C
12.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有助于诊断
A、内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B、外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C、凝血第三阶段因子缺乏或异常
D、纤溶亢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筛选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外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内凝系统常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凝血第三阶段因子缺乏或异常多通过纤维蛋白原等相关指标评估;纤溶亢进主要通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检查判断。
13.下列哪些可致变性珠蛋白小体增高
A、HbH
B、G-6PD缺陷
C、化学药物中毒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主要见于:①不稳定血红蛋白病;②G-6-PD缺乏症;③化学物质及药物中毒导致氧化性损伤,使血红蛋白β链93位半胱氨酸的巯基被氧化成二硫键,血红蛋白分子内部交联成变性珠蛋白小体。所以以上选项均可致变性珠蛋白小体增高。
14.与再障血象不符的结果
A、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B、小细胞性贫血
C、全血细胞减少
D、网织红计数减低
E、血片中无有核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再障是全血细胞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而不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再障时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网织红计数减低,血片中无有核红。
15.不符合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是
A、与感染有关
B、抗体为I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