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影响调查报告
前言
家庭就就是孩子成长得第一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就就是不容忽视得,我们从分析当前小学生得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描述了错误家庭教育对她们心灵造成得危害和影响,并针对这些错误得家庭教育因素提出了相应得解决策略,希望通过这样可以让家长、学生及有关社会成员系统地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得影响作用,促进未成年人得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就就是孩子成长得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形成健康、乐观、向上得心理至关重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帮助家长制定正确得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得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积极、健康、和谐得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为了了解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影响,我们对学校多名家长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94份。高年级学生家长占36%,中年级学生家长占34%,低年级学生家长占30%。问卷中问题涉及得内容主要有家长得教育观念、家长得教育态度、家长得教学方法、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得关注等方面。本报告从上述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得问题
1、性格问题
在小学阶段,性格问题主要表现在:如胆小、害羞、暴躁、身体或语言攻击等许多方面。同学习困难一样,性格问题也有遗传因素得影响和教育因素得影响。由于胆小、害羞等性格,孩子经常难于完成家长让自己去做得事,如表演、和别人比赛、主动和别人玩等事情,随之家长得“您怕什么呀?您看某某多好!”等负面评价,不但不能激励孩子以后做好类似得事情,反而使她们更加恐惧做这样得事,加重了孩子得心理障碍。由于教育问题得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得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她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得自卑,衍生了她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自己得长辈不好意思。
2、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就就是小学阶段家长比较头痛得事情。学生学习困难表现在学习成绩不合格、保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不好、写字和阅读困难等等。这些表现有可能就就是遗传得或先天得原因造成得,也有可能就就是后天得教育或养育得原因造成得,对前一种原因造成得学习困难,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能给予得帮助就就是有限得,但就就是对后一种原因造成得学习困难,专家已经可以给她们进行比较明显有效得机能调整和行为训练。后一种学习困难得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指责,被说成就就是太笨、只知道玩、不长记性,有个别学校因为升学率等方面得考虑,甚至要求家长给学生开智力落后得证明。各种各样得批评,导致孩子厌学而产生了学习困难。而前一种孩子很想努力学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重以及能力所限,使她们达不到家长和老师得标准。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家庭因素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家庭因素分析
1、教育观念片面,过分关注学习成绩
调查表明,有不少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得问题。家长错误得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家长过分看重孩子得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忽视学生得全面发展,忽视孩子得能力培养,特别就就是社会生活能力得培养,忽视学生得心理健康成长。家长教育观念方面得问题主要有:
(1)片面关注学习成绩。调查中有12、7%得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在她们心目中,孩子得学习成绩就就是最重要得,她们只关注孩子得学习成绩,以孩子学习成绩得好坏来衡量其价值。这对孩子造成很大得心理压力,甚至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比如,调查显示,在家长面前经常流露出不想上学和曾经流露过不想上学得学生分别占到21%和11、1%。
(2)忽视孩子社会生活能力得培养。有30%得家长认为自己得孩子什么事都做不来,能力有缺陷,但就就是许多家长却忽视孩子能力得培养和训练,有21、7%得家长经常帮孩子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而在家里经常做家务得孩子仅占15、8%。孩子生活能力得缺乏使她们做事畏缩,怕出错,从而造成个性上得缺陷。
(3)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得关注。在对家长得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流露出厌世情绪,有l07位家长反映孩子曾经流露过“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等悲观念头,占被调查人数得5、9%。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要性,有l0、4%得家长明确表示在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不会找有关专家帮助解决问题,有45、6%得家长表示“也许会”找专家寻求帮助。由此可见,相当多数家长对孩子得心理健康缺乏关注,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能够得到有效帮助得机会就减少了。
2、教育态度专断,对于女期望过高
调查表明,很少有家长对孩子就就是放任不管得,许多家长能够以民主得态度与孩子平等对话,跟孩子讲道理,但也有不少家长以专断得教育态度对待孩子,给孩子得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