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干涉权对抗家属干涉权的效力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雷锦程
临床医疗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医生、患者本人、家属三者之间对医疗处
置方案的意见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严重对
立。面对如此局面,医生该如何处理?这
有必要依据医学伦理学原则及有关法律规
定对医生干涉权、家属干涉权及病人自主
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些清理。
案例:
一晚期肺癌患者,已处于嗜睡状态。医生认
为患者最多还能存活几周的时间,如果不上呼吸
机,则只能存活几天。患者的两个妹妹认为,根
据患者目前状况,再多花钱已没有意义,因而拒
绝为患者上呼吸机,并拒绝陪床。患者父母早亡,
两个妹妹是他一手拉扯长大的。现在患者虽不能
说话,但眼角经常带着泪痕。基于这种情况,医
生最后选择了报警。
在此案例中,有三方面的权利值得我们
注意。即病人自主权(包括求治权和拒绝权)、
医生干涉权及家属干预权。
病人求治权:
病人求治权是病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任何人都有权获得适当的卫生资源与技术
来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
生命时间。病人有权自主选择医疗机构和
医生进行求治。病人一旦提出求治请求,
一般情况下,医生都必须加以施治。这是
医务人员的神圣义务。
病人拒绝权:
病人拒绝权是病人自主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如病人
有权拒绝他不满意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为其提供的医
疗服务,选择他满意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为其服务。
病人也有权对自己不能接受的诊疗方式加以拒绝,而选
择他自认为合适的诊疗方式。
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干涉权不能对抗病人拒绝权。
某些特殊情况下,倘若病人拒绝治疗会给病人带来
显而易见的严重后果或不可挽回的损失,医生可动用特
殊干涉权来对抗病人拒绝权,否决病人的自主决定。比
如,有些自杀未遂的病人,他们会拒绝一切抢救措施。
还有,对具有较强传染性的传染病人拒绝相关隔离治疗
措施,医生可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及公益原则,运用其特
殊干涉权,对病人采取强制治疗措施。
?病人家属在未获得病人本人委托授权的条件下对
医生的诊疗处置横加干预时,事实上出现了一个
家属干预权的问题。
?对于家属干预,若能确认未获得病人本人的授权
委托时,那么这种干涉权的使用,实际上构成了
对病人自主权的一种侵害,它违背了病人自身的
意志,医生完全有权予以否决。
?病人家属在获得病人本人委托授权的条件下来干
预医生的医疗处置,他此时实际上是代理行使病
人自主权,构成一种代理关系。
?病人家属无独立的干预权。
?困难的是,医生们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无法确定家
属的每一干预行为是否获得病人本人授权。若要
医生每次都进行一定的调查取证,来判断每个家
属说的话、做的事是否代表病人本人意见,这显
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根据民事行为习惯和医疗行为习惯,通常情况下,
在家属陪同病人求医的场合,家属言行默视为代
表病人本人意见,除非病人本人明确异议。
?表见代理的情况:家属言行看似代表病人本人意
见,实际上与病人心中真实意愿不同,但病人当
时没有表示异议,却在事后提出质疑,找医生的
麻烦。这种情况在民法中叫表见代理,代理的结
果由被代理人即病人承担。表见代理导致的不良
后果或出现的损失由被代理人向代理人追究责任。
在涉及病人重大利益或有重大风险的
场合,医生应当谨慎行事,注意判别家属
意见是否代表病人本人意愿。此时家属的
干预如违背病人利益又无确切证据证明有
病人本人授权存在,那么,医生应该行使
医生干涉权,对抗家属干预权以维护病人
利益和病人自主权。否则,医生就有可能
为此承担责任。
上述案例中,病人本人根据自身的经济
状况有权拒绝采用费用高昂的治疗措施。
病人家属则无权在未获得病人授权、违背
病人意愿的条件下拒绝为病人采用技术上
可得的医疗手段和措施。在此情况下,家
属的拒绝转化成为一种干预,行使的是一
种家属干预权。而这种家属干预权无论是
从伦理学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来看,都是
毫无根据的。医生应该运用医生干涉权来
对抗它,使其干预无效。
本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