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硫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 确认人类致癌物,有猛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与水发生剧警示 烈反响。
无色透亮液体或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有四种晶体变形体:
α、β、γ、δ。γ-三氧化硫为胶状晶体,熔点16.8℃,
理特沸点44.8℃,相对密度〔水=1〕1.9224,相对蒸气密度〔空化 气=1〕2.8,β-三氧化硫为丝光石棉状结晶,熔点32.5℃。α-三氧化硫为针状结晶,熔点62.3℃。δ-三氧化硫为蜡状
理
特
性结晶,熔点95℃。通常是混合物,熔点不恒定,熔融时均转
性
变为γ-三氧化硫。本品吸湿性极强,在空气中产生有毒的白烟。
主要用途:有机合成用磺化剂。
【燃烧和爆炸危急性】不燃,能助燃。
【活性反响】
危强氧化剂。与水发生爆炸性猛烈反响。与氧气、氟、氧化铅、次亚氯酸、过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触猛烈反响。与有机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触,会着火。吸湿性极强,在空气中产生有毒的白烟。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危
害【安康危害】
害
信息毒性及中毒表现见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猛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浑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病症,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变等。
信
息
职业接触限值: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度)(mg/m3):1;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2。
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娴熟掌
安 握操作技能,具备三氧化硫应急处置的有关学问。
全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留意通风,操作场所尽量
措 机械化自动化。工作场所制止进食和饮水。
施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
1
佩戴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头盔,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耐酸长筒靴。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开与复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尤其要留意避开与水接触。远离易燃、可燃物。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特别要求】
【操作安全】
开启三氧化硫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避开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系统漏气时要站在上风口,同时佩戴好防毒面具进展作业并实行措施尽快消退漏气。
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储存安全】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避开直晒。库房温度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应与易〔可〕燃物、复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内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三氧化硫贮存地点要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储罐要密封加盖,装有呼吸阀,应设有计量装置,储存时保存肯定空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在三氧化硫储罐四周设置围堰,围堰的容积等于单个储罐的最大容积,围堰与地面作防腐处理,围堰内应有泄漏物的收集设施。
每天不少于两次对储罐进展巡检,并做好记录,觉察跑、冒、滴、漏等隐患,要准时联系处理,重大隐患要准时上报。
【运输安全】
运输车辆应有危急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急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三氧化硫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耐腐蚀材料的盖密封。搬运人员必需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装卸时现场有人监护;夜晚、下雨天不宜搬运。假设遇特别
2
状况必需雨天搬运时,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运输车辆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运输车辆从物流大门进出厂区,保持安全车速。严禁驾乘人员吸烟。
严禁与易〔可〕燃物、复原剂、碱类、碱金属、食
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
输送三氧化硫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承受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实行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已敷设的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根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
液体三氧化硫槽车运输或管道输送时,容器或管道
的温度应保持在30℃~44℃。
【急救措施】
吸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颖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顿,马上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