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PLC应用技术》教案 项目四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应用.pdf
文件大小:1.78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课题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应用

课时8课时(360min)

知识目标:

(1)掌握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法、将顺序功能图转换为梯形图的方法

(2)掌握步进指令、使用步进指令将顺序功能图转换为梯形图的方法

技能目标:

(1)能够完成两种液体混合控制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2)能够完成运料车自动往返控制程序设计

素养目标:

(1)培养清晰、正确的逻辑思维

(2)培养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法,将顺序功能图转换为梯形图的方法,使用步进指令将顺序功能图

教学重难点转换为梯形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完成两种液体混合控制程序设计和运料车自动往返控制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下载“任务

工单——两种液体混合控制程序设计”“任务工单——运料车自动往返控制程序设计”,同时提醒同学通

课前任务

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收集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解

【学生】提前上网观看相关资料,熟悉教材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解“两种液体混合控制”的相关内容(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导入PLC程序设计常用方法有哪些?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法,顺序功能图,将顺序功能图转

换为梯形图的方法等知识

一、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顺序控制是指根据生产工艺所规定的程序,各执行机构在输入信号的控制下,按照时间顺序或其他逻辑

顺序,自动而有序地执行规定的动作。该方法较易被初学者接受,也会提高有经验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并且

便于进行程序的阅读和调试。

传授新知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思想是将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顺序相连的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按顺序进行编程,

使执行机构能够按顺序一步一步动作。设计步骤是首先根据控制要求,画出顺序功能图(SFC),然后根据

顺序功能图编写梯形图。

二、顺序功能图

顺序功能图是一种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图形,其结构和类型如下。

(一)顺序功能图的结构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展示“顺序功能图的结构”图片,并进行讲解

顺序功能图由步、动作、有向连线、转换和转换条件等构成,如图所示。在顺序功能图中,如果某一转

换的所有前级步都是活动步,并且满足相应的转换条件,则控制系统将会触发这一转换,进入后续步。

1.步

步是指在控制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划分的若干顺序相连的阶段。在顺序功能图中,步用矩形框表示,

框内为步的编号,可用辅助继电器(M)或状态继电器(S)表示。每一步一般有明确的输出,步与步之间

通过指定的条件进行转换,以完成控制系统的全部工作。步可分为初始步、活动步、非活动步。

(1)初始步。与控制系统初始状态相对应的步称为初始步,用矩形双线框表示。每个顺序功能图至少

有一个初始步。控制系统在进入自动控制之前,首先进入规定的初始状态。初始步一般是控制系统等待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