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中的风险识别方法
1.德尔菲方法
德尔菲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用
德尔菲方法进行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过程,是由项目风险小组选定
与该项目有关的领域专家,并与这些适当数量的专家建立直接的函询
联系,通过函询收集专家意见,然后加以综合整理,再匿名反馈给各
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这样反复经过四至五轮,逐步使专家的意见
趋向一致,作为最后预测和识别的根据。
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就是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
观预测和识别方法,它由美国人奥斯本于1939年首创。头脑风暴法
一般是在一个专家小组内进行,通过专家会议,激发专家的创造性思
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专家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时的发言
应能激起专家们的思维“灵感”,促使专家们感到急需回答会议提出
的问题,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产生
“思维共振”,以达到互相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获取更多的未
来信息,使预测和识别的结果更准确。
3.sWOT法
实力、弱点、机会、威胁分析,保证从SWOT的每一方面对项目
进行检查,从而扩大考虑风险的范围。
4.核查表法
基于以前类比项目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编制的风险识别核对图
表,积累了项目的历史信息和知识。优点在于使风险识别工作快而简
单,不足之处是不够详尽,而且受限于项目的可比性。
5.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法
风险识别要减少项目的结构不确定性,就要弄清楚项目的组成、
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项目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力工具。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
例如,范围、进度和成本管理,也要使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因此,
在风险识别中利用这个已有的现成工具并不会给项目班子增加额外
的工作量。
6.实验或试验结果
利用实验或试验结果识别风险实际上是花钱买信息。例如,在软
件开发项目中,预先做一个原型,就是一种实验;在地震区建设高耸
的电视塔,预先做一个模型,放到振动台上进行抗震试验等。实验或
试验还包括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或市场调查等方法。进行文献调查
也属于这种方法。
7.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研究在项目生命期内,当项目变数(例如产量、产品
价格、变动成本等)以及项目的各种前提与假设发生变动时,项目的
性能(例如现金流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以及
变化范围如何。敏感性分析能够回答哪些项目变数或假设的变化对项
目的性能影响最大。这样,项目管理人员就能识别出风险隐藏在哪些
项目变数或假设下。
8.事故树分析
在可靠性工程中常常利用事故树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此法不仅
能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还能计算出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事故树由结点和连接结点的线组成。结点表示事件,而连线则表示事
件之间的关系。事故树分析是从结果出发,通过演绎推理查找原因的
一种过程。在风险识别中,事故树分析不但能够查明项目的风险因素,
求出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提出各种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案。既可
做定性分析,也可做定量分析。事故树分析一般用于技术性强、较为
复杂的项目,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这里不详细介绍。有
兴趣的读者可阅读可靠性工程方面的书籍。
9.相关部门配合法
项目的风险经理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如合同管理部门、采购部门、
财务部门等)密切配合,一同来识别项目风险。这些配合的内容包括
以下几方面。
(1)风险经理应主动争取项目总负责人的支持,召开项目各部门
经理联席会议,以收集各部门对项目风险的认识和建议。这种会议还
可以提高风险经理之外的其他经理人员对风险的警觉。
(2)风险经理应保持与其他部门人员广泛、连续、系统的联系,
以随时全面了解各部门的各种活动,并试图从这些活动中找出风险因
素。
(3)风险经理应从其他部门听取口头报告或阅读其书面报告,以
便掌握了解本企业或本项目的一切情况。
10.索赔记录统计法
风险经理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应大星查阅已完成的类似工程,这
种方法也许揭示风险的绝对量要比别的方法少一些,但是却可以识别
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对于承包商来说,通过这种调查某一
特定业主的遭索赔的记录可以判定这位业主可能生性好变,从而导致
工程变更频繁,或者了解到他不能按时支付款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