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症医学科VTE预防及护理措施专项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96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5.08千字
文档摘要

重症医学科VTE预防及护理措施专项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A.长期卧床B.恶性肿瘤C.高脂血症D.经常运动

答案:D。经常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VTE发生风险,而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流缓慢,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高脂血症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均是VTE危险因素。

2.诊断DVT最准确的方法是()

A.超声检查B.CT静脉成像C.静脉造影D.磁共振静脉成像

答案:C。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能直接显示静脉形态,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CT静脉成像和磁共振静脉成像也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准确性不如静脉造影。

3.重症医学科患者VTE预防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A.抬高患肢B.早期活动C.穿弹力袜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答案: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主要是预防感染,与VTE预防无关。抬高患肢、早期活动、穿弹力袜均是VTE预防的基本措施。

4.以下关于低分子肝素预防VTE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B.出血风险较普通肝素低

C.可皮下注射给药D.对肾功能影响较大

答案:D。低分子肝素对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其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出血风险较普通肝素低,且可皮下注射给药。

5.机械预防措施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的作用原理是()

A.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B.降低血液黏稠度

C.抑制血小板聚集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A。IPC通过周期性充气压迫下肢,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瘀滞,从而预防VTE。

6.对于重症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的频率是()

A.每天B.每周C.每2天D.每3天

答案:A。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每天进行VTE风险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当患者发生急性DVT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按摩患肢B.热敷患肢C.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D.立即溶栓治疗

答案:C。发生急性DVT时,按摩和热敷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溶栓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首先应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8.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抗凝药物()

A.华法林B.阿司匹林C.利伐沙班D.达比加群酯

答案:B。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均为抗凝药物。

9.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需监测的指标是()

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C.血小板计数D.纤维蛋白原水平

答案:B。使用华法林时需监测INR,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抗凝效果并减少出血风险。APTT主要用于监测普通肝素的抗凝效果。

10.预防VTE的健康宣教内容不包括()

A.戒烟限酒B.多饮水C.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D.多吃高脂肪食物

答案:D。多吃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不利于VTE预防。戒烟限酒、多饮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均是预防VTE的健康宣教内容。

11.以下关于VTE患者护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肢可进行剧烈运动B.测量双侧下肢周径,差值大于2cm有临床意义

C.可以在患肢进行静脉穿刺D.饮食无特殊要求

答案:B。测量双侧下肢周径,差值大于2cm提示可能存在下肢肿胀,有临床意义。VTE患者患肢应避免剧烈运动,不可在患肢进行静脉穿刺,饮食应清淡,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12.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护理观察的重点不包括()

A.有无出血倾向B.患肢疼痛缓解情况

C.血压变化D.有无咳嗽、咳痰

答案:D。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需重点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患肢疼痛缓解情况及血压变化,咳嗽、咳痰与溶栓治疗关系不大。

13.以下哪种情况是使用机械预防措施的禁忌证()

A.下肢水肿B.下肢血管病变C.长期卧床D.肥胖

答案:B。下肢血管病变时使用机械预防措施可能会加重血管损伤,是其禁忌证。下肢水肿、长期卧床、肥胖均可考虑使用机械预防措施。

14.关于VTE预防的护理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协助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B.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C.鼓励患者自行按摩下肢D.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答案:C。鼓励患者自行按摩下肢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起严重后果,是错误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