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方言与普通话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存在种类繁多的方言。方言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当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使用自己的方言在一起交谈时,就会带来交流障碍。普通话是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推广的通用语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标志和宝贵财富。内容导读
学习目标认识普通话和方言。学习重点普通话的内涵。学习难点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目标点击
第一节方言概述
方言的内涵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不同,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方言的分类二、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其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3%以上,地区分布约占汉族人口分布地区的3/4,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汉族人口居住地区,以及长江以南镇江至九江的沿江地带。
方言的分类二、(1)华北、东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北方方言包括以下四种次方言:
方言的分类二、2.吴方言吴方言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也称江南话或江浙话,其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内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
方言的分类二、3.湘方言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也称湖南话,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2%,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中部、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部分地区。
方言的分类二、4.赣方言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也称江西话,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5.粤方言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也称广东话,当地叫“白话”。6.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方言的分类二、7.闽方言闽方言的主要分布区域跨越福建省和海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省潮汕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个别地区、浙江省温州地区和台湾省绝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7%。
方言的分类二、(1)闽东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2)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3)闽北方言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4)闽中方言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5)莆仙方言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闽方言包括以下五种次方言:
第二节普通话概述
普通话的内涵一、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普通话的内涵一、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事实证明,语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不能在不同地区方言的基础上寻求绝对的平衡,更不能生搬硬套某种平衡理论而形成左右兼顾的陌生口音。
普通话的内涵一、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北方话的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
普通话的内涵一、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在汉语中,语法相对于语音、词汇来说,共性更多一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构词法、虚词的用法、语序等方面。
拓展阅读
普通话的发展历史二、现代汉语标准语孕育于汉、唐时期的中原官话,继承始于北宋,定于元、明的官话体系。南京官话作为雅言的“嫡长子”,一直受到推崇,为六朝官方语言。
二、1.清末时期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2.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向全国推广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普通话的发展历史
普通话的推广历程三、
普通话的推广历程三、
普通话的推广历程三、
普通话的推广历程三、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