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病人护理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16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概述与评估
02
急救护理措施
03
围手术期护理
04
并发症防控策略
05
特殊护理需求
06
康复与健康教育
01
疾病概述与评估
宫外孕定义与分类
01
宫外孕定义
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俗称“宫外孕”。
02
宫外孕分类
根据着床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和宫颈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宫外孕患者多有6-8周的停经史,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停经史。
停经
宫外孕患者在停经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深褐,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但淋漓不净。
阴道流血
是宫外孕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坠痛或剧痛,有排便感,常伴恶心呕吐。当病灶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腹痛
01
03
02
典型临床表现
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重者出现休克,其严重程度与腹腔内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成正比。
晕厥与休克
04
诊断标准与鉴别要点
宫外孕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如患者存在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等典型症状,且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结合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无孕囊,而在子宫外见到孕囊或胚芽即可确诊。
诊断标准
宫外孕需与早孕、先兆流产、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要点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如HCG水平、B超检查等。
鉴别要点
02
急救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神志淡漠、烦躁不安或昏迷等休克症状。
神志改变
休克症状快速识别
检查患者皮肤是否苍白、湿冷、发绀或有花斑。
皮肤变化
监测患者血压是否持续下降,尤其是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血压下降
留意患者尿量是否明显减少,甚至无尿。
尿量减少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血压监测
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
01
心率监测
观察患者心率是否增快,以及心律是否整齐。
02
呼吸监测
注意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04
紧急手术前准备流程
6px
6px
6px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手术方式和紧急程度。
术前评估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手术目的、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
术前沟通
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包括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等。
术前准备
01
03
02
执行术前医嘱,如禁食、禁水、使用术前药物等。
术前医嘱
04
03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心理疏导要点
向病人解释手术的过程和目的,以及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减轻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消除恐惧和焦虑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如是否有恐惧、焦虑、抑郁等,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评估心理状况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生命体征监测
定时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术后监护指标设定
伤口护理
观察病人手术伤口的出血、渗液、感染等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疼痛评估
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疼痛管理与药物应用
疼痛评估
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性质,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01
药物镇痛
按照医嘱给予病人镇痛药物,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02
非药物镇痛
采用物理疗法、神经阻滞、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03
04
并发症防控策略
内出血观察要点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阴道出血观察
腹部观察
实验室检测
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面色、末梢循环等,及时发现休克症状。
观察腹部有无膨隆、压痛、反跳痛等,评估有无腹腔内出血。
记录阴道出血的量、颜色、性质,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了解贫血及出血情况。
感染预防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
无菌操作
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进行会阴擦洗,防止逆行感染。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患者抵抗力。
会阴部护理
抗生素应用
饮食及营养
持续性宫外孕监测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监测
01
定期测定HCG水平,了解胚胎是否存活。
超声检查
02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盆腔包块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
病情观察
03
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如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及时报告医生。
避孕指导
04
宫外孕患者应做好避孕工作,避免再次发生宫外孕。
05
特殊护理需求
保留生育功能护理
早期确诊与快速处理
确保宫外孕早期确诊,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