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PAGE2
PAGE5
PAGE5
《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教案
课题
项目六婴幼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婴幼儿惊厥的概念和病因,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概念、病因、并发症和后遗症。
熟悉婴幼儿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措施。
掌握婴幼儿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表现,以及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照护要点。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婴幼儿的日常表现,正确识别婴幼儿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
能够为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提供科学照护。
素质目标:
具有沉稳、冷静的处事风格,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婴幼儿神经系统急症。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关注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婴幼儿惊厥的概念和病因,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概念、病因、并发症和后遗症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惊厥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新课预热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讲述及时识别、预防婴幼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倡导学习了解婴幼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识别方法,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照护要点,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任务一
识别、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惊厥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清清身体出现异常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清清怎么了?若你是一名托育机构的老师,清清在托育机构出现上述症状,你应该如何对清清进行照护?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婴幼儿惊厥的识别
惊厥是指由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的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
(一)病因
1.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和脑脓肿等,其中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较为常见。
(2)颅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脓毒症、中耳炎、破伤风、百日咳和重症肺炎等。
2.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非感染性疾病:如颅脑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先天发育异常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2)颅外非感染性疾病: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肝肾衰竭、急性中毒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查询相关资料,讨论婴幼儿为什么易发生惊厥。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
(二)主要表现
惊厥大多数为急性发作,典型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周发绀,肌肉强直或阵挛,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二、婴幼儿惊厥的预防
(1)协助婴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组织合适的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建议家长按时带婴幼儿预防接种,以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预防颅内、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向家长科普惊厥的相关知识,嘱家长若婴幼儿患有可能造成惊厥的疾病,应带其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三、惊厥患儿的照护
(一)实施初级紧急救助
【教师】讲解实例(详见教材),并评析:
婴幼儿在惊厥发作时,照护者不应向其口中塞任何东西。此外,也不应掐其人中。因为,目前尚未有证据能够表明掐人中可终止惊厥发作。照护者应学习科学、正确的照护措施,坚决摒弃缺乏科学依据的“土办法”,以免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讨论
(二)转运患儿
(三)密切观察病情
(四)规范使用药物
(五)开展心理照护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任务实施
【教师】布置课后情景模拟“紧急救护抽搐的丽丽”(详见课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述活动背景,进行情景模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4~6人。
(2)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丽丽的紧急救护方案,并编写情景模拟剧本。
(3)小组成员根据剧本进行情景模拟,并请任课教师点评。
【学生】完成案例分析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章的要点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任务二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小雪被确诊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什么是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婴幼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有哪些表现?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