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4
PAGE4
PAGE3
PAGE3
《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教案
课时分配表
课题
项目五婴幼儿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婴幼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和主要表现。
熟悉婴幼儿尿路感染的概念和病因,婴幼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措施。
掌握婴幼儿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预防措施,以及尿路感染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照护要点。
技能目标:
能够留意婴幼儿的日常表现,及时识别婴幼儿尿路感染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尿路感染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能够为尿路感染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提供科学照护。
素质目标:
能够具备爱心,用温柔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婴幼儿,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呵护“最柔软的群体”的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婴幼儿尿路感染的概念和病因,婴幼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尿路感染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新课预热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讲述婴幼儿泌尿系统疾病的表现,倡导学习了解婴幼儿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识别方法,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照护要点,进一步提高对婴幼儿泌尿系统疾病的警惕性。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任务一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尿路感染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小葵花班的张老师进行知识分享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向家长分享关于婴幼儿尿路感染的哪些知识?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婴幼儿尿路感染的识别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体在泌尿道内异常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泌尿道疾病。
(一)病因
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婴幼儿尿路感染,其中,细菌为主要病原体。此外,一些潜在的因素会增加婴幼儿患尿路感染的风险,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卧床、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和性别等。
【教师】扫码播放视频尿路感染的途径(详见教材)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讨论
(二)主要表现
1.急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
婴幼儿急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患儿常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呕吐、嗜睡、喂养困难和发育迟缓,并伴有排尿时哭闹不安、尿液有臭味和顽固性尿布皮炎等,新生儿还常伴有黄疸。
2.慢性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
慢性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病程迁延(多在6个月以上)或急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患儿常伴有贫血、消瘦和生长缓慢,严重者会出现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二、婴幼儿尿路感染的预防
(一)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师】讲解实例(详见教材),并评析:
协助婴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婴幼儿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即使天气寒冷,照护者也应保持婴幼儿身体干净、清洁。照护者可通过清洁前提高室内温度、为婴幼儿快速更换纸尿裤等措施来防止婴幼儿受凉。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讨论
(二)增强抵抗力
(三)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女孩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通常高于男孩,请结合所学知识,并查询相关资料,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
三、尿路感染患儿的照护
(一)加强日常照护
(二)实施对症照护
(三)密切观察病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谈一谈婴幼儿尿路感染与托育机构的卫生状况有何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任务实施
【教师】布置课后情景模拟“照护乐乐”(详见课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述活动背景,进行情景模拟,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2)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乐乐的照护方案,并编写情景模拟剧本。
(3)小组成员根据剧本进行情景模拟,并请任课教师点评。
【学生】完成案例分析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章的要点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任务二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明明身体出现异常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明明可能患有何种疾病?如何才能预防此种疾病的发生?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婴幼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识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一组以血尿、水肿、尿量减少和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