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教案 项目4 婴幼儿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docx
文件大小:8.02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4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

PAGE2

PAGE3

PAGE3

《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教案

课题

项目四婴幼儿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识别、预防与照护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病因。

熟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现。

掌握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措施,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照护要点。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婴幼儿的日常表现,正确识别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

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能够为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提供科学照护。

素质目标:

主动丰富婴幼儿循环系统健康知识,自觉提升婴幼儿健康照护能力。

关注婴幼儿健康资讯,参与婴幼儿循环系统健康宣传行动,为提高公众对婴幼儿循环系统健康的认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措施,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照护要点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新课预热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讲述婴幼儿循环系统疾病的重大影响,倡导学习了解婴幼儿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识别方法,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照护要点,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及生活质量。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任务一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莹莹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应如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照护?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识别

先天性心脏病又称先天性心脏畸形,是指由胚胎期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以及出生后应退化的组织未退化造成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基因突变引起的,少数是由单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与孕妇有关的因素。孕妇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患代谢性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服用某些药物、缺乏叶酸或发生宫内缺氧等。

(二)主要表现

轻症患儿无临床表现,活动和生长发育均不受影响。

重症患儿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喂养困难,活动后气促、乏力、多汗,哭闹、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黏膜青紫或青紫加重,以及易并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教师】扫码播放视频先天性心脏病(详见教材)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讨论

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照护

(一)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二)合理安排饮食

(三)密切观察病情

(四)积极预防感染

(五)开展健康教育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任务实施

【教师】布置课后活动设计宣传手册“学习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知识,共筑婴幼儿健康成长桥梁”(详见课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以“学习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知识,共筑婴幼儿健康成长桥梁”为主题,设计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8人。

(2)根据所学知识,查询相关资料,组内讨论宣传手册内容。宣传手册需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主要表现;②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照护要点。

(3)组内合作制作宣传手册,要求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4)各小组选出1位代表,在班内展示并讲解本小组作品。

【学生】完成案例分析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章的要点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任务二

识别、预防与照护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问题导入

【教师】讲述妮妮筛查病毒性心肌炎的案例(详见课件),提出以下问题: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哪些表现?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

一、婴幼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识别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系统疾病。

(一)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由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

(二)主要表现

轻症患儿可无症状,或仅有精神不振、乏力或食欲减退等表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