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避免诱发异常反射
1、插鼻氧管或胃管动作应轻柔,鼻饲需缓慢推注或滴注,避免过强刺激咽喉引起反射性呼吸暂停。2、冷热刺激均使患儿耗氧量增加,加剧低氧血症,一般环境温度调节至中性温度的低限为宜。3、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能减少插管引起的相应并发症,已普遍应用于临床。第31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应用高流量(1~2.5L/min)的鼻导管通气治疗呼吸暂停并与NCPAP作比较,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治疗后,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等无显著差异,说明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NCPAP一样有效,可作为治疗呼吸暂停的一种新的操作简单、廉价的方法。但要注意ROP的发生。第32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刺激呼吸1、一旦发现患儿发生呼吸暂停,应立即进行弹足底、摸脊背、软毛刷刷头、托背加唤醒等刺激呼吸。2、如未能奏效,出现青紫等,应立即气囊加压给氧。3、自动呼吸刺激仪可以反馈刺激呼吸,当呼吸暂停超过预先设置的时间,仪器可通过振动自动刺激患儿足底,使患儿出现呼吸。4、也可让患儿睡在定时波动的水床垫上,通过定时波动刺激内耳前庭的位觉,兴奋呼吸中枢。5、在温箱内放置令人愉快的香料,显示有治疗价值。第33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药物治疗
首先,积极预防和控制对呼吸中枢的损害(如颅内出血、低血糖等)。其次,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常用的药物如下。第34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茶碱
作用机制:可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和膈肌收缩力。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刺激作用,提高通气量,提高对CO2的反应,改善血气及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氨茶碱:负荷量4~6mg/kg,静脉滴注,12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次2mg/kg,每天2~3次,保持血药浓度在5~15μg/ml,疗程5~7天。副作用:烦躁、心动过速、惊厥、尿量过多、脱水及高血糖等。当血药浓度超过46mmol/L时可能影响中性粒细胞活性而增加感染的机会。第35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咖啡因
作用机制:⑴减少呼吸暂停发生次数,降低CO2分压。⑵提高中枢吸气作用而提高每分通气量,且不改变呼气时间。研究表明,咖啡因较茶碱有更强的呼吸刺激作用,且副作用较少。⑶其脂溶性高,故渗入脑脊液更迅速。咖啡因与茶碱比较,除了其维持量范围较广外,还没有剂量依赖性。咖啡因能迅速被早产儿吸收,口服剂量10mg/kg,在30分钟至2小时时,血浆浓度达到6~10mg/L,与茶碱相比,其血浆浓度波动范围较小。第36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枸橼酸咖啡因:可以口服及静脉给药。负荷量10mg/kg(相当于20mg/kg的枸橼酸咖啡因)。24小时后给维持量2.5mg/(kg.d)(枸橼酸咖啡因为5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使血药浓度维持在10~20μg/ml。第37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副作用:烦躁、惊厥。由于咖啡因半衰期长,其血浆浓度波动较小,因此只需每周1~2次监测血浆浓度。注意:①因苯基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白蛋白,所以苯甲酸钠咖啡因不能用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②因咖啡因半衰期长,故在停药一段时期后,应观察是否药物浓度低于治疗水平时仍有呼吸暂停的发生。咖啡因的体内清除受年龄的影响,因此在停药后严密观察7~10天。③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咖啡因治疗可增加氧及体能消耗,使患儿体重增长减慢。因此,在咖啡因治疗期间应增加热卡摄入。第38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纳洛酮作用机制: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可全面拮抗和阻断β-EP(人β内啡肽)对人体的生物作用,清除或减轻对人体细胞的损伤,针对性拮抗及阻断β-EP对呼吸循环及中枢系统的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母亲产前4~6小时用过麻醉剂,如哌替啶者(母亲吸毒者禁用),或经氨茶碱治疗后效果不理想者。第39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早产儿呼吸暂停第1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尽管近年来人们对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病理生理改变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加深,但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导致脑损伤,有报道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发作的天数与3岁时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仍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呼吸暂停发作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第2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呼吸暂停定义及发生率定义: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暂停时间>20秒,常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发绀,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第3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指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无明显发病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