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一般不引起败血症的是()
A、病毒
B、寄生原虫
C、有机磷毒药
D、传染性病原菌
正确答案:C
2.慢性猪瘟时,回盲瓣形成的“扣状肿”本质上属于
A、纤维素性肠炎
B、出血性肠炎
C、慢性增生性肠炎
D、卡他性肠炎
正确答案:A
3.下列术语不可用于脏器病变大小、容积等描述的是()
A、减少
B、针尖大小
C、厘米
D、克
E、黄豆大
正确答案:A
4.尸体剖检后,剖检人员给出的诊断结果为:坏死性肝炎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该诊断结果为()
A、最完善的结论
B、不能确定
C、器官病理学诊断
D、确定一般病理现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尸体剖检后得出坏死性肝炎和纤维素性心包炎的诊断结果,这是对肝脏和心包等器官的病理变化做出的诊断,属于器官病理学诊断。最完善的结论表述不准确;确定一般病理现象不够具体准确;该诊断是能够确定的,不是不能确定。
5.从命名上看,下列哪种肿瘤为良性肿瘤?
A、乳头状瘤
B、马立克氏病
C、纤维肉瘤
D、脂肪肉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上皮性肿瘤,通常由覆盖上皮发生,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形成许多手指样或乳头状突起,并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外观。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纤维肉瘤和脂肪肉瘤均为恶性肿瘤,它们起源于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特性。
6.属于纤维素性炎的疾病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大叶性肺炎
C、肺结核
D、肺气肿
E、小叶性肺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纤维素性炎是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大叶性肺炎是纤维素性炎,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小叶性肺炎主要是化脓性炎;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黏液性炎;肺结核有多种病理类型,以渗出、增生、坏死为主;肺气肿主要是肺泡扩张等改变,不属于纤维素性炎。
7.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为
A、不规则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外生性生长
D、膨胀性生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肿瘤细胞长入并破坏周围组织(包括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这种生长方式称为浸润性生长。浸润性生长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固定不活动,容易发生转移。膨胀性生长多见于良性肿瘤,外生性生长可见于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也可见于恶性肿瘤如膀胱癌等,不规则性生长不是典型的肿瘤生长方式分类。
8.肥大是指
A、间质增生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器官体积的增大
D、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E、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正确答案:B
9.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萎缩
A、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B、成年动物胸腺萎缩
C、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
D、高血压病引起的肾硬化
E、马立克氏病引起的后肢萎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成年动物胸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萎缩,属于生理性萎缩。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高血压病引起的肾硬化、马立克氏病引起的后肢萎缩、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均属于病理性萎缩。
10.创伤性肉芽组织的表层结构的组成主要是
A、成熟的结缔组织
B、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
C、渗出液和炎性细胞
D、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
E、疏松结缔组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创伤性肉芽组织表层主要由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组成。在创伤修复早期,局部会有炎症反应,有渗出液,同时聚集大量炎性细胞,这是肉芽组织表层的主要成分。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位于肉芽组织深部;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是后期肉芽组织进一步成熟发展才逐渐增多;成熟结缔组织不是创伤性肉芽组织表层的组成;疏松结缔组织表述不准确,创伤性肉芽组织早期表层不是以疏松结缔组织为主。
11.过敏性炎症和寄生虫病时,血液中的()增多
A、嗜碱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性炎症和寄生虫病时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酶等,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能吞噬、杀灭寄生虫。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Ⅰ型超敏反应等;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等。
12.仔猪发生口蹄疫时,心脏常常呈现“虎斑心”外观,镜下见心肌细胞脂肪变性,肌纤维断裂崩解,间质中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此病变为()
A、化脓性心肌炎
B、间质性心肌炎
C、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D、实质性心肌炎
E、中毒性心肌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实质性心肌炎是指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等病变。仔猪口蹄疫时心肌细胞脂肪变性、肌纤维断裂崩解等符合实质性心肌炎的表现。化脓性心肌炎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性心肌炎主要是间质的变化;中毒性心肌炎多由中毒因素引起;免疫反应性心肌炎有免疫相关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