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抗原递呈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ppt
文件大小:7.29 M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4.27千字
文档摘要

第2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B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B细胞能持续表达MHC-II类分子,能有效递呈抗原给CD+TH细胞,也表达B7-1分子,对活化的TH细胞有协调刺激作用。机制:BCR结合抗原决定簇,发生受体介导内吞作用,被吞入的抗原分子水解成抗原性多肽,与MHC-II形成复合物,表达在B细胞表面,并递呈给CD4+T细胞。第24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5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6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SynaptictetheringofaBcell(red)toaTcell(green)第27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cell(incentre)surroundedbyBcellswithcytoskeletonstainedgreen第28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兼职抗原递呈细胞某些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表达MHC-II分子,但在炎症过程中,或接受某些活性分子刺激后,则可表达MHC-II类分子,并能处理和递呈抗原。这些细胞被称为兼职APC。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等。兼职APC可能参与炎症反应或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第29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递呈机理抗原递呈多样性的物质基础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多态性:指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编码基因,在群体中可以编码多种抗原分子。A基因---约27种;B基因---约50种;C基因---约10种;DR基因---约23种;DQ基因---约9种;DP基因---约6种。第30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原?APC?HLAⅠ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膜表面?CD8+T细胞识别;抗原?APC?HLAⅡ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膜表面?CD4+T细胞识别。第3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acteriaCellwallproteinsBacterialDNAActivateddendriticcell(DC)DANGER!第3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ntigen-presentingmacrophageactivateshelperTcell第3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抗原递呈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第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PC的分类专职: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细胞。兼职: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第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原递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特点:①能高水平表达MHC-II类分子;②可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③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④能活化未致敏T细胞;⑤抗原递呈效率高第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与发育

—DC的来源DC的来源DC主要有两种来源,即髓源性和血源性。髓源性DC是指由骨髓和脐血中CD34+造血祖细胞生成的DC。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属于血源性,某些单个细胞在GM-CSF和IL-4作用下可转变为DC。第4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参与DC分化与发育的因素1、细胞因子是调节DC成熟过程的重要因素:GM-CSF、TNF-α促进DC分化;IL-1、IL-6和IL-12辅助DC成熟。2、DC的成熟也受其自身表达的黏附分子DC表面标志CD11c+DC属于血液中成熟的DC,CD11c-DC为低水平表达黏附分子的非成熟DC。DC的迁移与成熟DC在成熟过程中,其捕获和处理抗原的能力逐渐降低,但递呈的能力则明显增强。成熟后从非淋巴组织迁移到次级淋巴器官,从而激发T细胞应答。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与发育

—DC的分化与发育第5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MaturationofFollicularDend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