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冬季传染病防控指南汇报人:文小库2025-05-02
目录CONTENTS01冬季传染病概述02主要传染病类型03传播途径与高危场景04个人预防措施05校园防控管理06应急处置流程
01冬季传染病概述
常见传染病定义与特点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易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和疼痛,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等。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123
冬季高发原因分析气温低冬季气温较低,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毒容易在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上繁殖。01冬季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降低,易受病毒侵袭。02室内活动多冬季室内活动多,通风不良,病毒容易在室内传播。03空气干燥
校园防控必要性保障师生健康冬季传染病易在校园内传播,做好防控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01维护教学秩序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会导致学生缺勤、教师请假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秩序。02减轻医疗压力做好校园防控工作可以减轻医疗机构的压力,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03
02主要传染病类型
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更为常见。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或接触患者而感染。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及时佩戴口罩等。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体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性腹泻病原体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饮用生水、避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
水痘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01症状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皮疹,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透明饱满的水泡,最后结痂脱落。02
水痘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0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疱疹液而传播。02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水痘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原体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3传播途径与高危场景
师生密集,空气流动性差,易导致病毒传播。课堂教学大量学生聚集,空气不流通,飞沫易扩散。食堂就餐如讲座、会议等,人员密度大,飞沫传播风险高。室内集会空气飞沫传播场景
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易残留病毒。公共设施如校车、公交车等,车厢内空间狭小,易接触传播。交通工具共用文具、书籍、餐具等,易导致病毒交叉感染。物品交换接触传播风险点010203
密闭空间聚集性感染宿舍内学生居住密集,空气不流通,病毒易在密闭空间内传播。01图书馆安静且空气流动性差,病毒易在书页、桌椅上存活。02实验室封闭环境,空气流通不畅,病毒易在实验器材、试剂中存活。03
04个人预防措施
日常卫生习惯强化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的地方,佩戴医用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环境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彻底清洗双手。尽量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如咳嗽、打喷嚏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疫苗接种优先级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麻疹疫苗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水痘疫苗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腮腺炎疫苗腮腺炎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症状自我监测方法症状自我监测方法体温监测呼吸监测观察症状报告情况每天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发热症状。注意观察自己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向校医院或卫生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05校园防控管理
教室消毒食堂消毒宿舍消毒公共场所消毒每天对教室、课桌椅、门窗、地面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清扫;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餐具每餐进行高温消毒,厨具、操作台等每天清洁消毒;保持食堂通风,采取分时段就餐、错位就座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宿舍大扫除和消毒,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