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春季校园传染病健康教育讲座大纲.pptx
文件大小:4.0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53千字
文档摘要

春季校园传染病健康教育讲座大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常见传染病防控重点

01

春季传染病概述

03

校园卫生管理规范

04

个人防护技能培养

05

应急处置流程

06

健康习惯长效建设

01

PART

春季传染病概述

高发传染病类型解析

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易在人群中传播。

流感

麻疹

手足口病

腮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在人口密集地区爆发。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大和疼痛为主要症状。

季节特性与传播途径

气温忽高忽低,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春季气候多变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空气传播

接触病毒携带者或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玩具等。

接触传播

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消化道传播

青少年易感原因分析

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毒抵抗力较弱。

01

校园环境封闭

校园内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易导致病毒传播。

02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部分青少年缺乏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03

集体生活

青少年在集体生活中接触密切,一旦有人感染,容易传染给他人。

04

02

PART

常见传染病防控重点

流感症状与预防要点

01

流感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咳嗽、咽痛和流涕等。

02

预防要点

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帕遮住口鼻;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水痘/手足口病识别指南

水痘症状

发热、红色斑疹、水疱、结痂等,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后遍及面部和四肢。

手足口病症状

识别指南

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和皮疹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保持孩子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与患病孩子接触。

1

2

3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易感染人群广泛。

诺如病毒特点

诺如病毒传播阻断策略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密闭场所长时间停留;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避免接触患病人员及其物品。

传播阻断策略

03

PART

校园卫生管理规范

教室通风与消毒标准

通风换气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

01

每日对教室进行湿式清扫,使用含氯消毒剂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02

空气质量

定期检测教室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03

消毒措施

集体活动防护要求

大型活动

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性活动,如必须举办,应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和防护措施。

01

集体活动卫生

开展集体活动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密切接触。

02

聚集场所管理

加强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做好消毒工作。

03

晨午检制度执行细则

午检流程

每日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缺勤追踪

晨检要求

每日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每日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04

PART

个人防护技能培养

在触摸公共物品、用餐前后、上厕所后等时机及时洗手。

洗手时机

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包括掌心、手背、指缝、指尖等各个部位。

洗手步骤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确保彻底去除污渍和病菌。

洗手用品

正确洗手七步法示范

选用医用口罩或符合标准的民用口罩,确保防护效果。

口罩选择

将口罩完全遮盖口鼻,调整口罩的鼻梁夹,使其紧贴面部,减少漏气。

佩戴口罩方法

当口罩潮湿或受到污染时,及时更换新的口罩。

更换口罩

口罩选择与佩戴规范

01

02

03

咳嗽礼仪与社交距离

咳嗽礼仪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01

社交距离

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02

避免聚集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03

05

PART

应急处置流程

疑似病例上报机制

疫情报告

发现疑似病例,第一时间向校医或学校传染病防控负责人报告。

逐级上报

校内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情况逐级上报,直至教育部和卫健委。

临时隔离室应远离教学区,通风良好,有独立卫生间。

选址要求

临时隔离室使用规范

储备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体温计、消毒液、手套等防护用品。

物资储备

疑似病例进入隔离室后,需佩戴口罩,并等待专业人员转运。

隔离流程

疑似病例离开后,对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

消毒措施

家校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