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稽留热是指
A、商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C
B、高热持续,12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C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问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數日.退热1日,又再发热数日
正确答案:A
2.患者,男,30岁,间日发作寒颤、高热、大汗,剧烈头痛3周,住院诊断为疟疾,给服氯喹和伯安喹1周后发现褐色小便。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5cm。红细胞2.1x1012/L,血红蛋白62g/L.白细胞10x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红蛋白尿阳性。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病毒引起红细胞破坏
B、原虫引起红细胞破坏
C、G-6-PD缺乏症
D、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严重感染
正确答案:C
3.狂犬病
A、内基小体
B、HBsAg
C、嗜异性凝集试验
D、抗-HIV抗体
E、病毒分离
正确答案:A
4.在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潜伏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病原携芾状态
D、显性感染
E、病原体被清除
正确答案:D
5.治疗霍乱的关键措施是
A、强心药的应用
B、抗生素
C、激素的应用
D、血管活性药的应用
E、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
正确答案:E
6.金葡菌败血症所致迁徙性损害,最常见的是
A、心内膜下脓肿
B、肝脓肿
C、肺脓肿
D、骨髓炎
E、化脓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C
7.患者,女,25岁。新婚4个月,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1次,已有半个月,平常月经正常,现已停经2个月,儿时有蚕豆病史。查体:脾大,余未见异常。血象:WBC4.6x109/L.N0.65,L0.30,Hb100g/L.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A、氨喹+伯氨瞳
B、宁
C、氨喹
D、乙胺吨啶
E、奎宁+伯氨喹
正确答案:C
8.流脑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水传播
B、空气传播
C、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
D、密切接触直接传播
E、经食物传播
正确答案:B
9.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的培养方式为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胆汁培养
E、尿培养
正确答案:D
10.肝细胞的碎片状坏死,主要见于
A、急性轻型肝炎
B、重型病毒性肝炎
C、慢性肝炎重度
D、慢性肝炎轻度
E、亚急性重型肝炎
正确答案:C
11.分布最广的钩体是
A、秋季群
B、犬群
C、波摩那群
D、流感伤寒群
E、黄疽出血群
正确答案:C
12.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血涂片
B、PCR法
C、骨髓涂片
D、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正确答案:A
13.猪肉缘虫引起
A、牛肉绦虫病
B、泡型绦虫病
C、囊型包虫病
D、囊尾蚴病
E、卡拉巴肿
正确答案:D
14.登革热表现为
A、皮疹常呈椭圆形,3~S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皮疹星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
B、在病程4~6天出现多形性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多见于躯干部,1周内隐退,无脱屑
C、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班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8.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D、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班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E、起病后2~3日软腭充血明显,有多數细小出血点。两胶下。上胸部、颈部、肩部等处皮肤有散在、族状或搔抓状、索条样的淤点或淤斑
正确答案:C
15.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水蛭
B、虾
C、人
D、蟹
E、钉螺
正确答案:E
16.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用抗病毒化学药物
B、使用中草药
C、免疫预防(使用疫苗)
D、使用抗毒素
E、使用抗生素
正确答案:C
17.抗RNA病毒的药物是
A、阿昔洛韦
B、更普洛韦
C、恩替卡韦
D、替诺福韦
E、奥司他韦
正确答案:E
18.患者,男,青年农民。夏季发病,病前1日曾吃海蟹,同吃有三人,仅其-人发病。表现为腹泻,呕吐,大便水样,难以计数,无腹痛及发热。查志淡漠,眼窝内陷,声音嘶哑,脉细数,血压测不到,无尿。抢救该患者,最紧急恰当的措施是
A、始止泻止吐药物
B、抗生素
C、补液
D、给升压药
E、投给肾上腺皮质激袁
正确答案:C
19.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当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消灭或者排出体外
B、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
正确答案:C
20.疟疾的临床发作是
A、速发型小孢子
B、囊合子
C、裂殖子
D、迟发型小孢子
E、配子体
正确答案:C
21.收治以下哪种疾病的病房需装纱窗、纱门
A、猪囊尾蚴病
B、菌痢
C、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