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模拟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王某,单项血清HBsAg(+),其防止家人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为
A、家中做到分餐制
B、衣被、用具单独使用
C、坚持餐前、便后洗手
D、家中用物及地面每日使用消毒液擦拭一遍
E、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正确答案:E
2.传染病的病原治疗药物不包括
A、干扰素
B、抗生素
C、血清免疫抑制剂
D、糖皮质激素
E、利巴韦林
正确答案:D
3.确定传染病隔离期限的主要依据是
A、前驱期
B、症状明显期
C、接触期
D、传染期
E、潜伏期
正确答案:D
4.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应用丙种球蛋白
B、应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
C、药物预防
D、接种疫苗
E、应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D
5.传染源,不包括:
A、受感染的动物
B、隐性感染者
C、潜伏性感染者
D、病原携带者
E、患者
正确答案:C
6.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
A、谷丙转氨酶升高
B、谷草转氨酶升高
C、γ-GT升高
D、凝血酶原时间处长
E、A/G比例倒置
正确答案:A
7.细菌性痢疾的病变主要分布:
A、回肠
B、盲肠及回肠
C、盲肠
D、升结肠及降结肠
E、直肠、乙状结肠
正确答案:E
8.早期与正确诊断传染病,其主要意义为
A、有助于治疗和杜绝流行
B、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
C、解决合理治疗
D、避免延误病情
E、有助于判断预后
正确答案:B
9.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内容
A、卫生习惯
B、热型
C、预防接种史
D、年龄、性别
E、发病季节
正确答案:B
10.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出现赫氏反应的是:
A、钩体病
B、败血症
C、流脑
D、猩红热
E、白喉
正确答案:A
11.患者,女,16岁,体检中发现HBsAg阳性,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三个月后,突然发热、厌油、食欲缺乏、乏力及巩膜黄染而住院。实验室检查:ALT380U/L,TBiL65μmol/L,抗HAVIgM阳性。该患者应诊断为:
A、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D、病毒性肝炎,乙型,合关甲型肝炎
E、急性黄疸型肝炎,甲乙混合感染
正确答案:E
12.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特点不正确的是:
A、慢性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B、常发生重型肝炎
C、肝炎症状相对较轻
D、容易发展为肝为肝炎性肝硬化
E、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B
13.钩体病流感伤寒型的肌痛以什么肌痛特别明显
A、缝匠肌
B、背阔肌
C、腓肠肌
D、胸肌
E、三角肌
正确答案:C
14.确诊流脑的依据是
A、有突起的高温、头痛、呕吐
B、皮肤粘膜有淤点、瘀班
C、有脑膜刺激征
D、脑脊液有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15.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
A、百日咳
B、白喉
C、甲型病毒性肝炎
D、淋疹
E、丙型病毒性肝炎
正确答案:C
16.男性,16岁,发热1天,腹痛,腹泻半天就疹,腹泻10多次,系脓血便,T39.4℃,BP110/70mmHg,左下腹压痛。诊断应首先考虑:
A、胃肠型食物中毒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正确答案:B
17.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B、长期持续高热
C、发热、咳嗽、咳白色粘痰
D、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
E、发热、咳嗽
正确答案:D
18.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初发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
A、再感染
B、二重感染
C、重复感染
D、再燃
E、复发
正确答案:E
19.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
A、电解质紊乱
B、心肌损害
C、微血管痉挛
D、病毒血症
E、血浆外渗
正确答案:E
20.男性,16岁,发热1天,腹痛、腹泻半天就诊,腹泻10多次,系脓血便,T39.4℃,BP110/70mmHg,左下腹压痛。诊断应首先考虑
A、胃肠型食物中毒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正确答案:B
21.20岁男性,学生,因高烧伴呕吐2天于8月入院。查体:神清,面潮红,结膜充血,胸前有散在性出血点,颈软,周围血WBC11.0×109/L,N0.75,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发病前2周曾到某地参加水利建设。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体病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败血症
E、伤寒
正确答案:C
22.传染或感染过程中可出现的表现,最易识别的是
A、潜在性感染
B、慢性病原携带者
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D、亚临床感染
E、显性感染
正确答案:E
23.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A、加强营养
B、预防接种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