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为主,防治结合。
A.健康
B.安全
C.预防
D.治疗
2.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综合
B.单一
C.分期
D.分别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11年12月31日
D.2016年7月2日
4.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劳动者由于职业中毒引起的疾病
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D.离岗时
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D.技术要求高
7.()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
8.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D.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
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B.职业病危害情况
C.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D.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D.相对分开
11.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不得
B.可以
C.部分可以
D.视情况而定
12.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企业负责人
B.质量监管部门
C.专人
D.安全部门
1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以上都是
14.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泄险区
B.救护车
C.医务室
D.消防设施
1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一年一次
1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D.重新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
B.收取费用
C.如实提供
D.不予提供
19.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D.医用口罩
20.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A.正己烷
B.甲苯
C.苯
D.二甲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
A.职业健康检查
B.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D.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2.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A.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B.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C.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