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
A.职业性有害因素
B.致病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活方式因素
答案:A
2.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质量第一,安全第二
D.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A
3.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刺激性气体()
A.氯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物
答案:B
4.长期接触苯可引起()
A.尘肺
B.职业性中暑
C.苯中毒
D.手臂振动病
答案:C
5.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A.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
B.矿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
C.化学性粉尘、物理性粉尘、生物性粉尘
D.一次性粉尘、二次性粉尘
答案:A
6.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
A.语频听力下降
B.高频听力下降
C.低频听力下降
D.全频听力下降
答案:B
7.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作业。
A.1
B.2
C.3
D.4
答案:B
8.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不包括()
A.职业史
B.症状和体征
C.实验室检查
D.家族遗传史
答案:D
9.以下不属于职业病的是()
A.腰背痛
B.矽肺
C.煤工尘肺
D.苯中毒
答案:A
10.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来分,可分为()
A.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B.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C.连续噪声、脉冲噪声
D.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答案:A
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包括()
A.劳动者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家族病史
D.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答案:C
1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D.离岗时
答案:A
1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D.简单
答案:B
14.以下哪种职业病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A.中暑
B.炭疽
C.森林脑炎
D.布氏杆菌病
答案:A
15.粉尘的分散度是指()
A.粉尘的分布均匀程度
B.粉尘的粒径大小
C.不同粒径粉尘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
D.粉尘的形状
答案:C
16.预防尘肺的“八字方针”是()
A.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B.戴口罩、戴手套、戴耳塞、戴帽子、勤洗澡、勤换衣、勤通风、勤检查
C.通风、防尘、照明、保暖、防潮、防晒、防暑、防寒
D.减少、消除、替代、隔离、通风、防护、管理、培训
答案:A
17.下列哪种毒物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A.铅
B.汞
C.苯
D.锰
答案:C
18.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急性中暑、慢性中暑
D.热适应不良、热适应良好
答案:A
19.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
A.职业卫生保护
B.职业健康检查
C.职业健康监护
D.职业卫生培训
答案:A
20.以下哪种防护用品不属于头部防护用品()
A.安全帽
B.工作帽
C.防护面罩
D.防寒帽
答案:C
2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B.呼吸道、口腔、眼睛
C.皮肤、口腔、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眼睛
答案:A
22.职业病诊断应当由()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国家级
答案:C
23.以下哪种气体可导致“电击样”死亡()
A.二氧化碳
B.硫化氢
C.氮气
D.氧气
答案:B
24.职业卫生标准是指()
A.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对劳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