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大类。
A.9
B.10
C.11
D.12
答案:B。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
2.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答案:B。这是职业病的法定定义。
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
A.口、鼻、耳
B.食物、空气、水
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D.血液、唾液、汗液
答案:C。工业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
4.下列哪种气体属于刺激性气体()。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烷
答案:C。二氧化硫是常见的刺激性气体,能刺激呼吸道等。一氧化碳、甲烷属于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无毒。
5.铅中毒是由于铅进入人体后,主要抑制()的活性而导致中毒。
A.胆碱酯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含巯基的酶
D.过氧化物酶
答案:C。铅进入人体后主要抑制含巯基的酶的活性,干扰人体正常代谢。
6.长时间、低浓度接触噪声,会引起()。
A.神经衰弱综合征
B.噪声性耳聋
C.血压升高
D.心律不齐
答案:B。长时间、低浓度接触噪声主要引起噪声性耳聋,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是噪声可能引发的其他表现,但不是主要的特征性结果。
7.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的作业。
A.20
B.25
C.30
D.35
答案:B。根据相关规定,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8.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
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热适应不良、热射病和热痉挛
D.热辐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答案:A。职业性中暑按发病机制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9.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泄险区
B.救护车
C.医务室
D.隔离室
答案:A。用人单位需设置泄险区等设施以应对可能的急性职业损伤。
10.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间断
答案:B。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1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B.职业病危害情况
C.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D.职业病危害后果
答案:A。用人单位有义务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1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D.高难度
答案:B。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13.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D.医用口罩
答案:B。粉尘作业应佩戴防尘口罩,棉纱口罩、医用口罩不能有效防护粉尘,防毒面具主要用于防护有毒气体。
14.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可以
B.经批准可以
C.不得
D.视情况可以
答案:C。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5.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C.自己去医院治疗
D.向法院起诉
答案:B。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其他因素
答案:ABCD。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2.以下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
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异常气象条件
答案:ABCD。噪声、振动、辐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