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ppt
文件大小:7.8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4.08千字
文档摘要

防止治疗过程中被污染包括:液体配制过程(液体开启后瓶盖消毒),输液前后不正确操作及液体放置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导致污染TPN的配制要由专人按照严格规程进行,做到无菌操作,营养液必须24小时内输完输血制品或蛋白制剂前后(原则上不予深静脉输入)应用盐水冲洗导管第2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更换或增加三通,操作前深静脉下铺无菌治疗巾,加大无菌区域更换注射泵管及泵针CVP监测:先将压力套装接无菌盐水排气备用,排好气的压力套装放在治疗巾上,不能放在病人身上或床上操作前深静脉下铺无菌治疗巾,加大无菌区域其他相关操作第2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中心静脉连接前,深静脉接头处要安尔碘消毒并保证连接紧密压力传感器处的注射器要连接紧密,如脱开应将传感器接头处消毒并更换注射器,压力传感器应放在无菌治疗巾中。操作过程中不能戴手套(无菌手套除外)以上操作如管腔,三通,注射器,肝素帽,治疗巾等有血迹应及时冲洗或更换第2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消毒隔离制度治疗室、换药室、污物室消毒隔离管理1、台面、地面保持干净、干燥、无污垢。2、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天一次,每次60分钟。紫外线灯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记录。第2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基本概念消毒灭菌病原微生物—无害化一切微生物相对概念绝对概念人工染菌后杀灭率99.9%未检出需厌菌自然菌杀灭率≥90%未检出霉菌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所有措施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简单易行、最有效果的措施。也是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最基本措施。洗手规范化:进入和离开病房时,接触每位病人前后,无菌技术操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处理污物后,脱去手套后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准备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备齐用物。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