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与手术室交接病人流程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02
06
应急处理机制
目录
01
术前准备阶段
02
交接信息核对
03
人员交接执行
04
物品交接规范
05
术后交接程序
01
术前准备阶段
患者身份信息核对
核对患者姓名与病历资料是否一致
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手术错误。
01
确保手术部位与手术标识一致,避免手术部位错误。
02
核对患者过敏史与用药情况
了解患者过敏史,确保手术用药安全;了解患者用药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03
核对患者手术部位与手术标识
将患者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等整理成书面材料,便于手术时参考。
病历资料整理
将患者各项检查报告归档,包括影像学、实验室等检查结果,确保手术依据充分。
检查报告归档
确保病历资料与检查报告的一致性,避免信息遗漏或错误。
核对病历资料与检查报告
病历资料与检查报告整理
手术设备与药品预检
手术设备检查
检查手术所需设备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1
药品准备与核对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药品,并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确保用药安全。
02
应急物品准备
准备应急物品,如急救药品、器材等,以备不时之需。
03
02
交接信息核对
确认患者信息、交接记录单、医嘱执行情况。
病房护士
三方确认(病房/手术室/麻醉)
手术室护士
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用药等。
麻醉医生
确认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药物、麻醉前用药、麻醉效果等。
手术部位标识
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做明显标识,并与病历记录核对。
交接双方确认
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手术部位标识,确保无误。
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手术部位标识验证
特殊注意事项同步
患者特殊病情
交接双方需详细沟通患者特殊病情,如过敏史、用药史、手术史等。
01
交接双方核对术中用药情况,包括抗生素、输血、特殊药物等。
02
物品准备
确保手术所需物品准备齐全,如器械、敷料、植入物等,并核对无误。
03
术中用药
03
人员交接执行
责任护士与接收方对接
责任护士
在手术室或恢复室交接病人,确认患者身份、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信息。
01
接收方
病房护士或监护室护士,确认患者状态、伤口情况、引流管等关键信息。
02
双方确认
交接记录单签字,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03
交接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基本信息。
生命体征
交接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
意识状态
记录交接时间、双方签字确认。
交接记录
患者生命体征交接记录
口头补充说明确认
口头补充
交接双方通过口头沟通,补充说明患者情况、注意事项等。
交接内容
确认无误
包括患者过敏史、用药情况、特殊检查结果等。
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字,确保患者安全。
1
2
3
04
物品交接规范
患者随身物品清点
首饰、手表等贵重物品
确保患者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已经妥善保管,并记录在交接单上。
01
清点患者入院时所带的衣物和个人用品,如眼镜、助听器等,并移交患者或家属。
02
医疗文件
核对患者病历、检查报告、医嘱单等重要医疗文件,确保其完整性。
03
衣物和个人用品
手术器械清点
核对手术使用的耗材名称、规格、数量等,确保手术过程中耗材充足且未浪费。
耗材交接
特殊器械交接
对于有特殊功能的手术器械,如电钻、超声刀等,需特别确认其完好性并交接。
确保手术使用的器械、敷料等物品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清点数目一致。
手术器械与耗材交接
病理标本移交流程
确保病理标本与病理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包括患者姓名、病理部位等。
标本标识
详细记录标本的交接时间、交接人员、标本状态等信息。
标本交接记录
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保存标本,并及时送交病理科进行检验。
标本保存与送检
05
术后交接程序
麻醉复苏状态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评估患者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已从麻醉状态中恢复。
神经功能评估
麻醉深度评估
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平稳。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肌力、感觉等神经功能,确保无异常。
监护设备转接调试
监测设备连接
将患者身上的各种监测设备连接到监护仪上,确保数据准确。
01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监护仪的报警参数,确保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
02
设备运行检查
检查监护仪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交接后能够连续监护。
03
报警参数设置
术后护理重点传达
伤口护理
向病房护士详细交代患者伤口情况,包括伤口位置、大小、愈合情况等。
01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制定疼痛管理计划,并向病房护士交代。
02
注意事项
向病房护士交代患者术后的饮食、体位、活动等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恢复顺利。
03
06
应急处理机制
热钱包通常联网使用,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和转账。
联网使用
由于联网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