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考试题库带答案2024
基础科目
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复制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答案:A。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2.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细胞内液
B.淋巴
C.消化液
D.汗液
E.尿液
答案:B。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消化液、汗液和尿液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3.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B.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C.抑制缓激肽的合成
D.抑制组胺的合成
E.抑制5-羟色胺的合成
答案:A。解析: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4.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
A.青霉素
B.链霉素
C.红霉素
D.四环素
E.麦迪霉素
答案:D。解析: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都有抑制作用,属于广谱抗生素。青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链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红霉素和麦迪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预防科目
1.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A.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B.猪气喘病
C.牛流行热
D.口蹄疫
E.鸭瘟
答案:D。解析:一类动物疫病是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口蹄疫属于一类动物疫病,其他选项中的疫病属于二、三类动物疫病。
2.炭疽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皮肤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E.垂直传播
答案:C。解析:炭疽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但皮肤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
3.疫苗的保存温度一般要求在()
A.-20℃以下
B.2-8℃
C.10-15℃
D.15-20℃
E.20-25℃
答案:B。解析:大多数疫苗需要在2-8℃的条件下保存,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
A.焚烧法
B.掩埋法
C.化学消毒法
D.生物热消毒法
E.紫外线消毒法
答案:D。解析:生物热消毒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来杀灭粪便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是一种经济、有效、环保的无害化处理方法。焚烧法成本高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掩埋法可能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化学消毒法费用较高;紫外线消毒法对深层粪便消毒效果不佳。
临床科目
1.动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是()
A.肾炎
B.膀胱炎
C.尿道炎
D.肾盂肾炎
E.输尿管炎
答案:B。解析:膀胱炎的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肾炎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道口红肿、疼痛等;肾盂肾炎有发热、腰痛等症状;输尿管炎症状相对不典型。
2.犬猫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血液中哪种酶的活性会明显升高()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谷丙转氨酶
D.谷草转氨酶
E.碱性磷酸酶
答案:B。解析:在犬猫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活性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淀粉酶也可升高,但不如脂肪酶特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主要反映肝脏功能;碱性磷酸酶在骨骼、肝脏等疾病时可升高。
3.动物发生骨折后,为了促进骨折愈合,应补充的矿物质是()
A.钙和磷
B.铁和锌
C.铜和锰
D.镁和钾
E.氯和钠
答案:A。解析: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矿物质,骨折后补充钙和磷有助于骨折的愈合。铁主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锌参与多种酶的组成;铜、锰等微量元素对骨骼发育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镁、钾、氯、钠等主要参与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4.动物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可能是()
A.肺炎
B.胸膜炎
C.气胸
D.肺水肿
E.以上都可能
答案:E。解析:肺炎、胸膜炎、气胸、肺水肿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动物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肺炎时肺部炎症渗出可产生啰音;胸膜炎可伴有胸腔积液,影响呼吸;气胸使胸腔内压力改变,影响肺的扩张;肺水肿时肺泡内充满液体,也会出现啰音和呼吸困难。
综合应用科目
1.某猪场部分猪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剖检可见肺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与胸膜粘连。可能的疾病是()
A.猪瘟
B.猪蓝耳病
C.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D.猪气喘病
E.猪圆环病毒病
答案:C。解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