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厂的供配电设计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2
供电方案设计
01
负荷计算与需求分析
03
配电系统规划
04
设备选型与配置
05
安全保护措施
06
节能与优化措施
01
PART
负荷计算与需求分析
生产设备负荷分类与统计
电阻类设备负荷
包括电阻炉、热处理炉等,根据工艺要求统计设备功率及数量。
动力类设备负荷
包括电动机、压缩机等,统计额定功率、额定电流及数量。
照明类负荷
统计照明设备功率及数量,考虑节能措施。
其他负荷
包括电焊机、电解设备等其他用电设备。
需求系数与同时率确定
根据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同时使用的可能性,确定各设备的需求系数。
需求系数
根据生产流程、设备布局及工序特点,确定各设备同时运行的概率。
同时率
根据需求系数和同时率,计算各时段负荷分布及峰值负荷。
负荷分布
总负荷与功率因数计算
总负荷计算
根据负荷分布及峰值负荷,计算整个机械加工厂的总负荷。
01
功率因数计算
根据负荷性质及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计算功率因数并进行补偿,以提高电能利用率。
02
无功补偿
根据功率因数计算结果,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降低无功损耗。
03
02
PART
供电方案设计
电源接入方式选择
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选择电源接入方式时,需考虑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工厂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电源容量和电能质量
接入方式和接线
根据机械加工厂的用电负荷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电源容量,并保证电能质量满足设备要求。
选择合理的接入方式和接线方案,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1
2
3
电压等级与回路配置
回路配置原则
根据机械加工厂的负荷性质、容量和供电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
保护措施
电压等级选择
按照不同用电设备和负荷的特点,合理配置回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针对不同回路配置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主接线形式优化
接线形式选择
根据机械加工厂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主接线形式。
01
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优化接线方式,减少线路长度和连接点,降低线路损耗和故障率。
02
接线容量校验
根据负荷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对接线容量进行校验,确保接线系统能够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
03
接线方式优化
03
PART
配电系统规划
车间配电网络拓扑结构
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源从配电所引出多条线路,分别向各用电设备供电,互不干扰,可靠性高。
01
树干式配电系统
电源通过一条干线供电,再沿线分支出多个支线向用电设备供电,结构简单,节省投资。
02
环网式配电系统
电源构成环形供电网络,当某一路电源故障时,可切换至另一路电源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03
线路截面与布局设计
根据电流大小、线路长度、允许电压损失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保证线路安全载流量。
线路截面选择
避免线路过长、弯曲过多,减少线路电阻和电能损耗;同时要考虑线路的维护和更换方便性。
线路布局设计
采取防火、防爆、防鼠虫害等措施,确保线路运行安全。
线路防护
短路电流计算
将计算得到的短路电流与保护设备和开关的额定电流进行比较,确保在短路情况下保护设备和开关能够可靠动作,切断故障电路。
校验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合理设置熔断器、限流电阻等元件,限制短路电流的大小,降低短路对系统的危害。
根据系统阻抗、短路点位置等因素,计算短路电流大小,为选择合适的保护设备和开关提供依据。
短路电流计算与校验
04
PART
设备选型与配置
根据机械加工厂的负载特性和运行需求,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负载特性
变压器容量与型号选择
节能环保
选择具有高效率、低损耗的变压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维修保养
考虑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选择质量可靠、维修方便的变压器。
高低压开关设备参数匹配
额定电压
根据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选择额定电压相符的高低压开关设备,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01
额定电流
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高压开关设备,避免过载或短路情况下设备损坏。
02
短路保护
配置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开关设备,确保在短路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03
配电柜安装位置规划
安全可靠
配电柜应安装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
01
配电柜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
02
电缆敷设
配电柜的位置应考虑电缆的敷设路径和长度,避免电缆过长或过于复杂,降低电缆的损耗和故障率。
03
方便维护
05
PART
安全保护措施
供配电系统必须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