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锂电工厂设备管理.pptx
文件大小:2.0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09千字
文档摘要

锂电工厂设备管理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2

设备运维保障体系

01

设备基础管理体系

03

设备效能优化路径

04

安全管理核心要求

05

数字化升级方案

06

可持续发展策略

01

PART

设备基础管理体系

设备分类与分级标准

设备分类

根据锂电生产流程,将设备分为电极制备设备、涂布设备、卷绕设备、注液设备、化成设备、分容设备等类别。

设备分级

分级标准

按照设备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及故障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将设备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个级别。

制定明确的分级标准,包括设备的故障频率、维修难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等因素,以确保分级科学合理。

1

2

3

设备台账建立

实时更新设备台账信息,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反映设备的最新状态。

动态更新

台账审核

定期对设备台账进行审核,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或遗漏信息。

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维修记录、保养计划等内容。

设备台账动态管理

唯一性编码规则

制定统一的设备编码规则,确保每台设备具有唯一的识别码,便于设备的管理和追踪。

编码原则

编码应包含设备类别、设备编号、购买日期等信息,以便快速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记录。

编码内容

将编码规则应用于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有效性。

编码应用

02

PART

设备运维保障体系

每日或每周进行设备检查、紧固、润滑和清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预防性维护周期设定

日常维护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手册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检查电气系统等。

定期维护

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前进行维护。

预测性维护

停机报告

设备操作人员发现异常停机后,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详细记录停机时间、原因等信息。

故障诊断

维修团队迅速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故障原因和修复方案。

维修与调试

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对设备进行维修和调试,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后续跟进

故障解决后,进行后续跟进和监测,确保设备无再次发生类似故障的风险。

异常停机处理流程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易损件更换周期,合理储备常规备件,确保随时可用。

对于关键设备或易损件,建立紧急采购渠道,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采购到所需备件。

加强备件质量管理,确保备件质量可靠,避免因备件质量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

定期盘点备件库存,及时调整库存策略,避免备件积压和浪费。

关键备件库存策略

常规备件

紧急备件

备件质量

库存优化

03

PART

设备效能优化路径

设备OEE监控指标

设备综合效率(OEE)

衡量设备在计划时间内实际产出的合格品数量与理论最大产能的比值。

时间利用率

反映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例。

性能率

衡量设备在标准操作条件下,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合格品率

反映设备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即合格品数量占总产量的比例。

变频调速技术

通过改变电机转速来适应负载变化,实现节能降耗。

高效节能设备

采用能效等级更高的设备,如高效电机、节能照明等。

能源管理系统(EMS)

对工厂能源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废热回收技术

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效提升技术改造

寿命周期预测模型

基于运行时间的预测模型

根据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建立设备运行时间与寿命的关系模型。

02

04

03

01

维修周期优化

根据预测模型,合理安排设备维修周期,避免过度维修或维修不足。

基于状态的预测模型

通过监测设备的各项关键参数,如振动、温度等,来预测设备的寿命。

预防性维修

在设备出现故障前,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以降低故障率。

04

PART

安全管理核心要求

防爆设备日常检查

确保设备外观完好,无损坏或磨损;检查设备的接地、防静电等安全措施是否有效。

维修保养与定期检测

制定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并按期进行;定期检测设备的防爆性能,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应急处理措施

熟悉防爆设备的应急操作流程,一旦发生爆炸或火灾等紧急情况,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

禁止违规操作、超负荷运行或私自改装防爆设备;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防爆设备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粉尘泄露防护措施

粉尘源头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粉尘的产生,如采用除尘器、密封输送等措施。

粉尘环境监测

定期对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环境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粉尘收集与处理

对于产生的粉尘,必须及时收集并进行有效处理,如使用除尘器、集中收集装置等。

员工培训与防护

对员工进行粉尘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为员工配备专业的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护目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