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机械制造行业技能考试-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对所维修或操作设备的(),取得相应的()后,方可进行该设备的维修或操作。
2.对有()的零件,拆卸时应做好记号。
3.不得在蓄电池充电场所、储存或喷射乙醚、破冰液的地点以及加油区、储油区()。严禁在()时吸烟。
4.用明火烘烤作业时要有()(包括取暖),应有可靠的(),完工后要立即()。
5.维修作业厂房内、维修设备上(办公室内除外)严禁()。
6.同一跨度内有多台起重机工作时,两起重机之间必须保持()的距离,以防碰撞。工作需要接近时,应经邻机司机同意,但最小距离应在()以上。
7.更换推土机铲刀时,应用()对铲刀进行支撑,确认牢固后方可作业。
8.接受送修设备时,应与送修人员详细交接,并做好()。
9.制动、缓冲及其它安全装置的弹簧,不得()。长度不足时,用合格备件予以更换,不得用()等方法来补偿。
10.维修钻机故障时,应(),与台阶底(),以防滚石。
11.冬季处理气路冻结故障时,严禁使用()。严禁()管路冻堵情况。
12.润滑车上的()必须安全可靠,定期检查。如有丢失或失效,要立即补充和更换。无()的润滑油车不得下矿坑作业。
13.连接履带板时,钢丝绳的连接要可靠,人员撤离至钢丝长度()以外的安全地带,同时电机联轴节及抱闸不得实施工作。
14.高空作业,必须()。在机顶工作时要防止()、()。
15.工作前对需使用的()进行检查,如有损坏要()或()后再行使用。
16.严禁在设备运转中进行检修。检修时,必须停止运行并切断()、()、()、()、()等,并悬挂()警示牌。如果在必须具备电流、水流、气流、风流、油流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检测工作时,必须采取相应的()。
17.对设备的()、()等运动位置(如刻度),应作出明显的()。
18.拆离原安装地点的设备,应先(),然后对裸露的导线接线端子做好(),对基础螺栓、管接头必须(),地坑等必须覆盖好并()。
19.机床、钳台的照明灯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处工作不得超过()。行灯接线要使用橡胶电缆,严禁用普通灯头代替行灯专用灯头。
20.更换提升大绳、推压绳、回拉绳时,要注意避免()伤人,确保天轮下边、周围无车辆和行人。(适用于BE395BI电铲)
21.在各种设备上进行电焊、气焊、气刨、气割作业时,必须设()方可作业。
22.在设备上施焊时,地线应就近焊点搭接,不允许使电流流经()、()等回转部位。
23.油脂车各油路系统要保持完好,不得有()、()、()、()现象。
24.负责“()”保养的电工或经工长指定的电工为该电铲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负责人”,并与其它工种协调检修工作。
25.发生闪电、雷击时,应停留在()内,不得上下卡车或站在平台上。如在地面,应立即()卡车。
26.焊接场地或厂房内禁止存放(),必须备有(),采用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
27.扳手的使用规定有哪些?
28.露天设备维修中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所称高压是指对地电压超过()V的电压。
29.夜间会车时,在()米内要互闭远光灯,减速慢行。
30.风力()以上或(),禁止露天高空作业。
31.()、()必须安木柄,木柄不得有()、()现象。
32.设备大(中)修工作,必须严格按设备大(中)修标准执行,遵照设备制造厂家()中的拆装程序,制定大(中)修()。设备大(中)修完成后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出厂检查(包括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性能等),并填写出厂(),经有关技术部门签批后方可出厂。
33.在炎热高温季节行驶时,经常注意发动机工作温度,冷却水温不能超过()℃(仪表指示红区)。
34.安装轮胎时,双轮匹配轮胎不得大于()。
35.凡淬过火的工件,不能用一般工具作切、刮、锯、钻等切削性加工,只能改用()、()等方式加工。
36.在拆、装履带时,正前后方不得(),严防损坏配合作业的设备或铁屑飞出伤人。
37.在电铲作业时,严禁()攀登上铲。
38.170D、730E、685E、930E等卡车新更换的轮胎重载运输()后必须进行二次紧固。
39.检修完毕的设备,规定设置的()、()等必须修复、补齐,并紧固牢靠。
40.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相应的(),否则不得上岗作业。
41.设备维修工作中需要动用或使用某一设备时,必须由具有该种设备()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该设备的(),严禁()。小型起重设施及设备,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未经批准和不懂操作规程的人不得使用。
42.使用螺丝刀拧螺钉时,可用()扶持。不要用手扶持工作,以免滑脱伤手。
43.检查冷却水时,必须(),待()后方可慢慢打开冷却器盖以释放压力。
44.检修或更换有压力的蓄能器、管路、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