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康保县旅游发展路径探究.docx
文件大小:59.21 K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35万字
文档摘要

康保县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力量。康保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北部,地处“坝上高原”,与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正镶白旗相邻,总面积3365平方千米。其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在旅游发展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康保县历史悠久,早在商代时期,就是历史上颇具神秘的“鬼方”族的游牧地,特殊的历史进程使这里形成了具有“马背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康保二人台”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曾在2011年登上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大舞台,彰显了其独特魅力。

从自然资源来看,康保县拥有康巴诺尔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368.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20公顷,是河北省坝上高原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10种,陆生脊椎动物222种,鸟类138种,更有遗鸥、黑鹳、东方白鹳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3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繁殖,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遗鸥之乡”。康保县还拥有广阔的草原、独特的山地等多样景观,夏季平均温度在15.0℃-28.0℃,清凉的气候使其成为避暑消夏的理想之地,著名的景点有满堂神画天际线、草原雄关南天门、水晶驿站、卧龙图度假区等。

近年来,康保县积极融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抢抓“首都两区”建设、后奥运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一年强筑基,二年上水平,三年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当地支持石盖梁隐宿康养公寓、南井子村弘农生态庄园等民宿发展,致力打造全省精品民宿;完善文旅服务体系,丰富文旅项目供给,大力发展赛事运动、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居康养等业态,打造全季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举办2024康保首届冰龙舟全国邀请赛、第四届中国?康保遗鸥保护摄影周、冀蒙晋陕二人台艺术周等特色文旅活动,展特色、聚人气、树品牌,致力让康保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然而,尽管康保县在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资源整合、品牌建设、市场推广、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康保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实践角度而言,有助于康保县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从学术角度出发,能够丰富旅游研究领域关于县域旅游发展,特别是具有独特文化与自然资源县域的研究案例,为同类型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推动旅游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1.2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深入地剖析康保县旅游发展状况。

文献研究法是基础,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旅游发展、区域经济、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件以及康保县当地的历史文献、方志等资料,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了解康保县旅游发展的历史脉络、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背景信息。例如,在研究康保县旅游资源整合时,参考了大量关于旅游资源整合模式与策略的文献,从中汲取适合康保县实际情况的思路。

实地调研法为研究注入实践活力。深入康保县各旅游景区、景点,如康巴诺尔国家级湿地公园、卧龙图度假区等,实地考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游客接待状况。与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业者、景区工作人员、民宿经营者以及普通居民进行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了解他们对康保县旅游发展的看法、建议以及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走访民宿经营者时,了解到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季节性客源波动、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这些信息为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观察游客在景区内的活动和行为,直观感受康保县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反馈。

案例分析法助力经验借鉴与问题分析。选取国内外旅游发展成功案例,如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安徽宏村古村落旅游等,这些案例在旅游资源开发、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社区参与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之处。通过与康保县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康保县可学习和改进的方向;同时,对康保县内一些特色旅游项目或活动,如康保首届冰龙舟全国邀请赛、冀蒙晋陕二人台艺术周等进行深入案例研究,分析其在提升康保县旅游知名度、吸引游客等方面的成效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旅游活动的策划与开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视角具有多维度综合性。突破以往单一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或旅游管理等某一角度研究县域旅游发展的局限,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