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放假前的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02
03
04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疫情防控与健康管理
防寒防冻措施指导
用火用电安全防范
05
06
离校与返家安全须知
假期应急事件处理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01
冬季出行装备检查
冬季出行装备检查
轮胎
防冻液
车辆灯光
应急装备
确保轮胎气压正常,轮胎花纹深度符合规定,更换冬季轮胎。
检查车灯、雾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工作,以提高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能见度。
检查防冻液的冰点,确保其能在当地最低气温下正常工作。
备好应急灯、反光衣、拖车绳、暖水袋、急救包等应急物品。
平稳慢行
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或驾驶时,应降低速度,保持稳定,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
保持距离
与前方车辆或行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便在突发情况下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遵守交通规则
在冰雪路面上更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按交通信号行驶、不闯红灯等。
使用防滑链
在特别滑的路段,可使用防滑链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提高行驶稳定性。
冰雪路面行走与驾驶规范
在冬季,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地铁、公交等,既安全又方便。
首选公共交通工具
在冰雪路面上,摩托车和自行车极易打滑,安全风险较大。
避免骑摩托车或自行车
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步行出行,但需注意防滑和保暖。
步行出行
交通工具选择建议
用火用电安全防范
02
家庭电器隐患排查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
检查电器线路是否老化、裸露,插头是否松动或损坏。
及时更换维修电器
发现损坏或异常现象的电器要及时更换或维修,如电线破损、插座松动等。
清理电器周围物品
清理电器周围易燃易爆物品,保持电器散热良好。
禁止乱接电线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避免超负荷用电。
取暖设备使用禁忌
禁止使用劣质取暖器
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取暖器,避免发生触电或火灾。
01
禁止覆盖取暖器
电暖器、电热毯等取暖设备使用时不要覆盖,以免散热不良引发火灾。
02
远离易燃物品
取暖器周围不要放置易燃物品,如衣物、纸张等。
03
无人时关闭取暖器
离开时务必关闭取暖器,避免长时间无人看管导致意外发生。
04
火灾应急逃生预案
熟悉逃生路线
了解家庭火灾逃生路线,确保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02
04
03
01
火灾报警
发现火情立即报警,通知邻居和家人迅速撤离。
烟雾中逃生技巧
烟雾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低姿势前进,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灭火器材使用
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扑灭火源。
防寒防冻措施指导
03
个人保暖装备配置
选用质地柔软、保暖性好的羽绒服,确保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保暖。
羽绒服
保暖内衣
帽子和围巾
手套和袜子
选择保暖性好的内衣,可以有效保持身体温度。
头部和颈部是热量散失的重要部位,佩戴帽子和围巾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保持手脚温暖对于整体保暖至关重要,选择保暖性好的手套和袜子。
冻伤预防与急救处理
冻伤预防与急救处理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
冻伤急救处理
保持皮肤干燥
预防二次伤害
尽量待在室内或温暖的地方,减少在寒冷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潮湿的环境会加速热量散失,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保暖。
发现冻伤时,应立即脱离寒冷环境,用温水缓慢复温,避免用火烤或热水直接加热。
冻伤后皮肤容易受损,应注意保护,避免摩擦或再次受冻。
室内通风与防寒平衡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聚。
合理使用取暖设备
使用取暖设备时,要确保安全,避免火灾和触电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
门窗保温措施
在门窗处加装保温条或窗帘,减少热量散失。
室温适宜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外出时温差过大导致身体不适。
疫情防控与健康管理
04
冬季传染病防护要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
01
戴口罩
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02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有效防止病菌感染。
0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尽量在食堂或家里就餐。
饮食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
如毛巾、牙刷等要个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个人卫生用品
个人卫生习惯强化
发热症状应对流程
测量体温
出现发热症状时,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01
将发热人员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02
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不退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03
隔离观察
假期应急事件处理
05
突发事故报警流程
校外突发事故
立即向学校保卫处或校内报警点报警,说明事故地点、性质、人员伤情等情况。
火灾报警
校内突发事故
拨打当地报警电话,如110,同样说明事故地点、性质、人员伤情等情况。
迅速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准确说明火灾地点、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关键信息。
紧急联系人信息备案
家人紧急联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