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本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7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52千字
文档摘要

基本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A.抢劫B.杀人C.欠债不还D.贪污

答案:C

3.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因人而异B.因年龄而异C.人人平等D.因性别而异

答案:C

4.刑法规定,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B.14C.16D.18

答案:C

5.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警告B.罚款C.拘役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C

6.以下关于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口头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B.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

C.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D.只要双方同意,合同内容可以违法

答案:C

7.在我国,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

答案:B

8.下列哪项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财产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人身自由权D.受教育权

答案:B

9.我国的司法机关不包括()

A.法院B.检察院C.公安局D.司法局

答案:D

10.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不包括()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故意责任原则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服兵役

答案:ABCD

2.下列哪些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A.主体B.客体C.内容D.事实

答案:ABC

3.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

A.简易程序B.一般程序C.听证程序D.仲裁程序

答案:ABC

5.合同的主要条款一般包括()

A.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标的

C.数量

D.质量

答案:ABCD

6.劳动者的权利包括()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ABCD

7.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

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集会自由

D.示威自由

答案:ABCD

8.以下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有()

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

答案:ABCD

9.侵权行为的特征有()

A.违法性

B.损害事实的存在

C.因果关系

D.主观过错

答案:ABCD

10.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发现权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答案:正确

2.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答案:错误

3.未成年人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答案:错误

4.犯罪未遂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

5.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机关作出。()

答案:错误

6.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

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也应当享受劳动报酬。()

答案:正确

8.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有。()

答案:正确

9.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负责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等工作。()

答案:正确

10.只要造成他人损害就一定构成侵权行为。()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宪法的作用。

答案:宪法具有确认和巩固作用,它确认国家权力归属,确认国家制度等;具有限制和规范作用,限制国家权力运行,规范国家机关的活动;具有指引和协调作用,指引公民行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具有评价和宣传作用,评价行为合法性,宣传民主法治观念。

2.什么是民事责任?

答案: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对于自己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或者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人身权利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3.简述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特征包括:时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