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是()。
A.资源税法
B.环境保护税法
C.消费税法
答案:B
2.新环保法规定,每年的()为环境日。
A.6月5日
B.4月22日
C.3月12日
答案:A
3.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环保法规定的防治污染义务()。
A.采用清洁能源
B.偷排污水
C.安装污染防治设备
答案:B
4.环保法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哪项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B.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C.以上都是
答案:C
5.下列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A.煤炭
B.石油
C.森林
答案:C
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按日连续处罚
B.加倍处罚
C.三倍处罚
答案:A
7.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A.取缔
B.淘汰
C.限制
答案:B
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先设计、后施工、再投产使用
C.同时设计、后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答案:A
9.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答案:C
10.以下哪项不是环保法的基本原则()。
A.保护优先
B.损害担责
C.先污染后治理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环境污染物的有()。
A.废气
B.废水
C.废渣
D.噪声
答案:ABCD
2.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方式包括()。
A.举报污染行为
B.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
C.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D.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答案:ABCD
3.我国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C.公海
D.外层空间
答案:AB
4.以下哪些属于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区域()。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生态环境敏感区
C.生态环境脆弱区
D.城市建成区
答案:ABC
5.以下属于环保部门的职能有()。
A.环境监测
B.环境监督管理
C.制定环境政策
D.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答案:ABCD
6.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A.备案
B.审查
C.审批
D.核准
答案:A
7.下列哪些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核能(在安全利用前提下)
答案:ABCD
8.影响环境的因素包括()。
A.人口
B.资源
C.发展方式
D.科技水平
答案:ABCD
9.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有污染环境的行为
B.有损害事实
C.污染环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D.行为人有过错
答案:ABC
10.以下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的有()。
A.资源综合利用
B.污染治理
C.生态修复
D.环境监测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答案:对
2.环保法只保护当代人的环境权益。()
答案:错
3.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对
4.只有政府部门才能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管。()
答案:错
5.危险废物可以与普通废物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
答案:错
6.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含量所作的规定。()
答案:对
7.海洋环境保护不适用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答案:错
8.企业可以不公开其环境信息。()
答案:错
9.因不可抗力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答案:错
10.植树造林属于环境保护行为。()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环保法中“三同时”制度的含义。
答案:“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2.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
答案:常见的环境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