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经济法教学设计方案 .pdf
文件大小:244.7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4.78千字
文档摘要

《经济法》课程

教学设计方案

系(部):经济管理系

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

日期:2009年1月5日

《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经济法》是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理

论性、应用性较强,它主要是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的具有大专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本课程开设于第四个学期,

共40个学时,其中讲课学时30个,实验学时10个。

2.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注重从实践出发,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在掌握经济法律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解决现实的问题。

课程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在基本理论讲解的基础

上,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图书馆和互

联网查询相关资料。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基本理论

了解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地位、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掌握经

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范围。了解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经

济法的结构体系。掌握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可持续

发展的原则。

(二)经济法主体法律制度

掌握经济法主体的类型、主体资格的取得及权限,了解经济法责任的特征与

形式。

(三)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的必要性及反对不正当竞争的迫切性。掌握不

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监督检查的具体程序和措施。掌握垄断的危害性以

及垄断的除外适用范围。掌握我国《产品质量法》的主客体适用范围以及产品质

量责任的规定。掌握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及经营者的义务。掌握解决消费争议的方

法。

三、课程的教学层次

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将课程的全部内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和了解三个层

次。重点掌握的部分,是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

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推销工作都有用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

学习和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准确记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

题。掌握的部分是学习完这门科学后应该具备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要求

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要正确理解,准确记忆。了解的部分,是学生应该熟悉的行

业常识,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了解就可以了。

四、课程实施方案

(一)教学媒体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媒体,是为了有效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任务而设计

的。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是文字教材,即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出版的,由郭晓果主编的《经济法教程》。

(二)教学环节

1.教学研讨

为保证该课程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保证教学质量,进行多种形式的教

学研讨,如课堂专题讨论会等。

2.提供网上查找资料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信息、行业动态、经济法案例等。

3.课后指导与答疑

学生可利用电话、邮箱、QQ或到办公室询问等方式进行。

4.集中辅导与解答

课后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可安排一定时间集中辅导与答疑。一般每两

周一次,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教学时数的15%,因人、因班而异。

8.作业

独立完成一定量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要求学员必须完成,教师

认真批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作业成绩作为期末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

一部分。

9.考试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考试题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学生期

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五、课时分配

鉴于市场营销类专业特色和学时分配,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侧重于应用

性和实践性,并补充相关理论指导实训教学,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学习情境教学学时

课实

学习情境名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