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劳动法习题库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A公司在刘某与B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许诺给刘某更高的报酬,与刘某签订了劳动合同,给B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A公司对此应承担()
A、行政责任
B、说服刘某回B公司工作的责任
C、解除与刘某签订的合同的责任
D、连带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A公司在刘某与B公司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许诺更高报酬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给B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所以A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
A、1900年
B、1918年
C、1906年
D、1919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国际劳工组织是1919年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劳动法律事实是()
A、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B、合法行为
C、合法行为与事件
D、事件
正确答案:B
4.依照《工会法》规定,国内产业工会性质是()
A、财团法人
B、社会团队法人
C、机关法人
D、事业单位法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产业工会是由同一行业或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的职工组成的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所以其性质是社会团体法人。
5.国际劳工组织从19第一届大会究竟为止,共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分别是()
A、144个和154个
B、164个和174个
C、184个和194个
D、174个和184个
正确答案:C
6.非特殊状况延长工作时间必经程序是()
A、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B、用人单位与工会协商
C、用人单位决定
D、劳动者申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所以非特殊状况延长工作时间必经程序是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7.失业人员凭()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扶持政策或按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
A、失业登记证明
B、再就业优惠证明
C、户口簿
D、身份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失业登记是失业人员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扶持政策或按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的重要凭证。通过失业登记,相关部门能够准确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从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政策支持。身份证主要用于证明个人身份,但不是享受这些待遇的直接凭证;户口簿主要用于证明户籍关系等,与享受就业相关待遇关联不大;再就业优惠证明是针对特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凭证,不是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等的通用凭证。
8.()以上公民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A、18周岁
B、16周岁
C、14周岁
D、15周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十八周岁以上公民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9.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世纪上半叶。
A、18
B、19
C、17
D、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缺乏劳动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人阶级的权益,倡导制定国际劳动立法,以改善工人的劳动状况。1802年,英国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被认为是现代劳动立法的开端。此后,国际劳动立法思想逐渐发展壮大。
10.国内劳动法规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凡劳动者持续工作()以上,享有带薪年休假。
A、3年
B、2年
C、1年
D、4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1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持续工作满以上,当事人双方批准续延劳动合同()
A、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与否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决定
C、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与否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劳动部门决定或仲裁机构裁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