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电容器的主要参数陈学平2024-09-17
电容量电容量是指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常用的单位有法(F)、微法(?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以前也称微微法。另外还有毫法(mF),它们的关系为:
1F=103mF=106?F=109nF=1012pF有些电容器上全部用数字来标注容量。这时最后一位数字是倍率,即表示附加零的个数,前面的几个数字是电容器的有效数字,其单位一般是pF。如有电容器标出332,则表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为3300pF。许多电容器会直接标注电容量,这时是采用实用单位或辅助单位。习惯上把4.7pF标注为4p7;把1000pF、4700pF、0.01?F、0.022?F、0.1?F、0.56?F分别标注为1n、4n7、10n、22n、100n和560n;把4.7?F标注为4?7。小容量电容器以pF为单位时可以省略其单位,例如把47pF、470pF分别记作47、470。大容量电解电容器以?F为单位时也可以省略其单位,因为大容量的电容器一般是电解电容器,所以在电解电容器的图形旁边标注47、1000是指47?F和1000?F。123
耐压电容器的耐压常用以下三个量表示。
耐压(1)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常用固定式电容器的直流工作电压系列为6.3V、10V、16V、25V、40V、63V、100V、160V、250V和400V。
(2)试验电压:指短时间(通常5~60s)加上不被击穿的电压。试验电压比额定工作电压要高约l倍。电解电容器无此试验电压。
(3)交流工作电压:指长期安全工作所允许加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该有效值对于工作在交流状态(如用于交流降压、耦合等)的电容器来说有要求。
3.允许误差
电容器壳体上标注的电容值称为标称值。
除E48、E24、El2和E6四级误差外,还有误差更小和更大的电容器系列。电容器允许误差等级如表3-2所示。
表3-2电容器允许误差等级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指加在电容器上的直流电压与通过它的漏电流的比值。绝缘电阻一般应在5000M?以上,优质电容器可达T?(1012?,称为太欧)级。
介质损耗小功率电容主要是介质损耗。所谓介质损耗,是反映介质缓慢极化和介质电导所引起的损耗。通常用损耗功率和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之比,即损耗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在同容量、同工作条件下,损耗角越大,电容器的损耗也越大。损耗角大的容量不适于在高频情况下工作。
电容器的频率特性电容器在交流电路(特别是高频电路)中工作时,其电容量将随频率而变化。此时电容器的等效电路为R、L、C串联电路,电容器都有一个固有谐振频率。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的工作频率应远低于其固有谐振频率。
电容器的使用环境温度和湿度电容器的浸渍材料熔点都很低,因此一般电容器的使用温度不能高于80℃。在严寒条件下,电解电容器的电解质可能结冰,应引起注意。根据使用环境温度,我国的电解电容器分为四组,如表3-3所示。
表3-3电容器使用的环境温度
一般电容器使用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