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经济师必考试题及答案推荐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特征,正确的有:
A.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
B.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增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2.下列关于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确的有:
A.促进经济增长
B.控制通货膨胀
C.就业水平提高
D.收入分配公平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的有:
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工具,正确的有:
A.政府购买
B.政府税收
C.政府支出
D.政府投资
5.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工具,正确的有:
A.利率政策
B.预算政策
C.公开市场操作
D.存款准备金率
6.下列关于国际收支,正确的有:
A.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B.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反映一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
C.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反映一国对外投资和外资流入
D.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目反映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7.下列关于经济增长的方式,正确的有:
A.投资驱动型
B.创新驱动型
C.资源驱动型
D.劳动力驱动型
8.下列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正确的有:
A.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加快发展服务业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9.下列关于科技创新,正确的有:
A.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B.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C.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D.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0.下列关于生态文明,正确的有:
A.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B.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D.建设美丽中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2.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
3.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防止通货膨胀。()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与支出相等的状况。()
5.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包括投资驱动型、创新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和劳动力驱动型。()
6.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的过程。()
7.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8.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绿色发展。()
9.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减弱。()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及其作用。
2.解释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及其目的。
3.简要说明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4.阐述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2.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我国如何应对外部经济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不属于市场经济的是:
A.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B.市场主体多元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市场竞争公平有序
2.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是:
A.公有制为主体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3.下列关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政府购买
B.政府税收
C.公共投资
D.中央银行贷款
4.下列关于货币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利率政策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公开市场操作
D.货币发行量
5.下列关于国际收支,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是:
A.商品贸易收支
B.服务贸易收支
C.劳务收支
D.资本转移
6.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不属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是:
A.投资驱动型
B.创新驱动型
C.资源驱动型
D.消费驱动型
7.下列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是:
A.提高产业集中度
B.优化产业结构
C.提高产业竞争力
D.促进就业
8.下列关于科技创新,不属于科技创新作用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促进经济增长
C.改善生态环境
D.提升国家形象
9.下列关于生态文明,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是:
A.绿色发展
B.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