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pdf
文件大小:101.4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1.73千字
文档摘要

《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rmediateMacroeconomics

课内学时:32课程学分:2

课程性质(学位课/选修课)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试

大纲执笔人:熊苡主讲教师:熊苡

师资队伍:熊苡、郭海涛

一、课程内容简介

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或其他

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进一步从长期和短期、封闭和开放的角度分别对宏观经济

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长期中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问题

的讨论;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IS-LM模型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以及对总

供给以及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交替关系的进一步学习;结合模型分析开放的宏

观经济学;介绍宏观经济政策争论和经济波动理论的进展。

二、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问题进一步深入

研究的经济学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对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了解和掌

握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

及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本课程提倡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在有限

学时内教师精讲、学生宽学的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及方法

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先修课程:初级微观经济学及初级宏观经济学。

三、课程主要内容

1.导论(4学时)

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2.长期中的经济(8学时)

主要内容有:(1)经济增长,介绍国民收入的基本古典模型;索洛增长模

型;内生增长理论。(2)失业的原因及形式;(3)货币与通货膨胀,运用古典

货币理论的思想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成本。

3.短期经济波动(8学时)

主要内容有:(1)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解释经济波动;(2)用IS-LM

模型解释经济波动;(3)总供给分析,四种总供给模型;通货膨胀、失业与菲

利浦斯曲线。

4.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8学时)

(1)介绍开放经济,包括贸易金额与汇率模型;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储蓄与

投资;大型开放经济;贸易政策与汇率。(2)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包括蒙代

尔——弗莱明模型、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和利率差别。

5.宏观经济政策争论及对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的讨论(4学时)

介绍(1)宏观政策的争论,主要讨论决策者对短期波动应该作出的反应;

(2)各种消费者行为理论;(3)经济波动理论的进展。

四、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张帆、

梁晓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著,范家骧等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内生增长理论》(美)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著陶然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3.《发展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美)皮埃尔.理查德.阿根诺等著,

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4.《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杰弗里.萨克斯著,费方域译,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